四川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88所。在本省,有19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而在省外,有72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邮电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四川本省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69分)、成都大学(547分)、成都师范学院(511分)、成都工业学院(511分)、宜宾学院(504分)、绵阳师范学院(499分)、乐山师范学院(490分)、四川文理学院(486分)、四川旅游学院(480分)、成都锦城学院(47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569 |
2 | 成都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547 |
3 | 成都师范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511 |
4 | 成都工业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511 |
5 | 宜宾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504 |
6 | 绵阳师范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99 |
7 | 乐山师范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90 |
8 | 四川文理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86 |
9 | 四川旅游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80 |
10 | 成都锦城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72 |
11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69 |
12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62 |
13 | 四川工商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58 |
14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58 |
15 | 四川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57 |
16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52 |
17 | 成都东软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50 |
18 | 绵阳城市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47 |
19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45 |
在四川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邮电大学(海南校区)(611分)、中国传媒大学(637分)、江南大学(621分)、北京电影学院(621分)、南京邮电大学(617分)、华中师范大学(614分)、重庆邮电大学(610分)、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608分)、福州大学(中外合作)(597分)、西安理工大学(59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邮电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52 |
2 | 中国传媒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45 |
3 | 中国传媒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37 |
4 | 江南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21 |
5 | 北京电影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21 |
6 | 南京邮电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17 |
7 | 华中师范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14 |
8 | 北京邮电大学(海南校区)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11 |
9 | 重庆邮电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10 |
10 |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一批 | 608 | ... |
63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6 |
64 | 闽南理工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5 |
65 | 青岛工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5 |
66 | 广州工商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5 |
67 |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4 |
68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全媒体电商运营 | 本二批 | 434 |
69 | 阳光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4 |
70 | 辽宁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3 |
71 | 辽宁理工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3 |
72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二批 | 43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始建于 2001 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4 年设置为独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5 年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建有成都和眉山 2 个校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明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守“三心三实”的办学初心,践行“崇工重商、理实兼优”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根植地方、应用为径、开放融合、学以致用”的办学思路,确立“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立足地方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 2076.15 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92 亿元,各类实验实训室 250 个;馆藏纸质图书 240.25 万册,图书馆内建有“三苏”文化馆;校企合作校外实践基地 69 个。网络基础设施完备,校园网覆盖全校。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等 30 余人;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2 个,省级优秀教学科研团队 3 个。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二级学院 11 个,本科专业 43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 6 大学科门类。近三年建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 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6 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 7 个;10 余次在全国全省专业建设会上作经验交流,30 余所兄弟院校来校考察学习;学校承担省(市)级教学科研项目 450 余项,获得各类教学科研经费 670 余万元,获得省、市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奖 25 项。 转型改革学校于 2016 年被列为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实施转型发展“一二三行动计划”,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机制保障”四大工程,实现办学思路“四个转向”。转型改革经验 2 次被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题报送省委、省政府等四大班子,并转发至全省各地(市、州)和各高校学习推广,先后 8 次在全国全省作经验交流;典型案例 10 余次被媒体报道。2018 年被评为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优秀单位和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学校。转型改革成果获四川省 2021 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办学特色 学校建设“以文育人、德才兼修”“开放融合、服务地方”“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三大办学特色。立足“东坡故里,千载诗书城”,建设以“三苏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实施“五位一体”文化育人工程,打造“三苏文化”校园。推行“四个融入”,实施“两个转化”,近三年完成服务地方项目 50 余个;搭建思政实践育人平台,在凉山州盐源县实施“四百科教帮扶工程”,推广作物新品种及新技术,获得直接经济效益 9000 余万元,学校成为全省唯一一所连续 3 年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定点扶贫民办高校。践行“三联四融”创新创业模式,2016 年起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41 项、双创竞赛获奖 94 项、学科竞赛获奖 849 项,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获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等荣誉。 人才培养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重点面向“新工科”“新商科”,探索以“产教融合、实训贯通”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开放式办学,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了中兴通信学院、眉山市电子信息现代产业学院等 6 个现代产业学院;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 20 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近三年,本科新生报到率均超过 95%,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为 96.28%,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超过 9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95% 以上。 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践行“强化三大建设、凸显四大功能”的党建工作模式,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依法治校,健全基层党组织,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成效显著。图书馆党支部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且通过验收,并获“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 个学生党支部荣获“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1 个教师党支部荣获“四川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在全省作交流,民办高校“党建改革”获省级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支持建设项目。 学校声誉 近年来,学校荣获“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四川省 文明校园”“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改革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图书馆”“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杰出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在线 2019 年中学信赖的四川省同类十大本科高校之一。2019 年“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省域科研综合竞争指数”位列四川省同类院校第一。在校友会全国同类民办本科排名中,连续五年(2017-2021 年)跻身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行列,2022 年为中国一流应用型大学;其中 2017 年、2018 年、2020 年三年综合实力排行四川同类民办大学第一。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内涵建设、转型改革、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施策,认真整改,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启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新征程,努力把学校建成全国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以上信息截止2022年8月)
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和成长,伴随着新时代的步伐发展和壮大,是一所扎根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国门大学。学院地处气候宜人、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物产丰饶的云南省临沧市。临沧毗邻缅甸,横跨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水系,是云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便捷的陆上通道。临沧森林覆盖率达70.2%,空气优良率100%,年平均气温19.5℃,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滇红茶”的故乡,也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及“金海棠”奖颁奖活动的永久举办地。临沧作为中国少有的避暑避寒、宜居宜游城市,被命名“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和“中国恒春之都”。
学校总用地面积72.49万m2,校舍总建筑面积32万m2,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5.43万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624.13万元,有纸质图书111.51万册,电子图书550.39万册,电子期刊7067.29万册,学位论文697.60万册,拥有中国知网、人大资料、超星图书等13个数据库,有百度文库、红色讲堂等可使用的数据库2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52个,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311个。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学部)、体育与健康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亚洲微电影学院、艺术与航空服务学院、边疆发展学院、数学与数字经济学院、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与控制学院、信息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4个二级学院,3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473人,生源遍及云南、山东、湖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闽南理工学院
闽南理工学院创办于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长期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东北大学流程工业自动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柴天佑院士工作站”,与厦门大学签订《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协议书》,与福州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学校自1998年办学以来,长期得到长春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惠州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大力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