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传播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青海招生传播学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青海省招生传播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青海招生传播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传媒大学(515分)、北京外国语大学(475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6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传媒大学 | 传播学 | 本科一批 | 515 |
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传播学 | 本科一批 | 475 |
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传播学 | 本科一批 | 463 |
4 | 厦门工学院 | 传播学 | 本科二批 | 397 |
1、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9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教授、专家和学者,110余人次入选国家和北京市各类重要人才项目,20余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3人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内培外引,设立资深教授、“金核桃”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聘请众多大师、名家和学者担任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提升。
2、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国际论坛》《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种CSSCI来源刊物,《国际汉学》《中国俄语教学》等2种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出版其他中文学术期刊7种;主办ESCI英语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国应用语言学)及其他多语种期刊共12种,覆盖英、法、西、阿、俄、德、葡等7个语种。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连续五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科竞赛成绩持续领先,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6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总排行榜中保持全国高校前17;近十年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综合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9名。办学68年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京东方、中电熊猫、海信、创维、厦门宏发、北信源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生源质量优秀,在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双一流”考研生源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多年居省属同类高校第一,超70%毕业生服务数字经济相关产业。
相关推荐:
贵州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