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4-05 10:29:28 新高考网

江苏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70所。在本省,有36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大学;而在省外,有139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人工智能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江苏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人工智能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江苏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江苏本省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大学(675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43分)、苏州大学(637分)、南京邮电大学(618分)、河海大学(629分)、江南大学(619分)、中国矿业大学(619分)、南京农业大学(618分)、南京师范大学(615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75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52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43
4苏州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37
5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35
6河海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29
7江南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19
8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19
9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18
10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18
...
27徐州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520
28盐城工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519
29淮阴工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516
30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本科批511
31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500
32宿迁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98
3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81
34无锡太湖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75
35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73
36南通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62

2、江苏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江苏招生人工智能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交通大学(688分)、中国科学院大学(676分)、中国人民大学(672分)、华中科技大学(665分)、西安交通大学(664分)、北京邮电大学(650分)、大连理工大学(649分)、吉林大学(642分)、东北大学(641分)、北京科技大学(639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88
2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76
3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72
4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65
5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64
6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50
7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49
8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49
9吉林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42
10东北大学人工智能本科批641
...
130江西科技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7
13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7
132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7
13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6
134沈阳城市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6
135天津仁爱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6
136长春科技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5
137长春财经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4
138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3
139上海立达学院人工智能本科批453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人工智能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江苏招生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学简介

1、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瞄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课题27项,国家生物育种科技专项 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在《Nature》《PNAS》等国际顶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3篇, ESI高被引论文424篇,审认定良种40个,获植物新品种权79个,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62项。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建有"林木遗传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与种质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林木生物质先进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南方现代林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0余个。建有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江苏生态林业与双碳战略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江苏省生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7份智库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40余份智库成果获中央部委和江苏省等省部级领导批示,20余份成果被全国人大、政协、江苏省委省政府等采纳或采用。学校持续发布《生态林业蓝皮书》和《生态文明绿皮书》。

2、甘肃政法大学

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甘肃省省属的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院校、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院校、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全国“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成员、甘肃高校法学教育联盟会长单位。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现有兰州市安宁西路校区和兰州新区校区2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共1066.59亩,校舍建筑面积45.23万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57万余册、电子图书89.58万册,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4亿元。设有15个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预科生100人,留学生26人。现有本科专业4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有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安全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个省级一流学科(其中法学学科为甘肃省优势学科,证据科学、工商管理2个学科为甘肃省特色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

3、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成立于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试点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2004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浙江省首批独立学院;同年12月,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专项检查,并获得最高等级评价。2010年,学院被授予首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2018年7月学院顺利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2019年9月,学院整体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迁址到慈溪市办学。2024年,学院位列校友会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第4名。

学院坚持走应用型、区域性、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自迁建慈溪办学以来,更加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双轮驱动”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即通过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应用研究院为应用型建设提供驱动力,统筹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服务等各项工作。学院与公牛、新海等区域龙头企事业单位共建产业学院10个、特色产业班16个、卓越工程师班2个、实践基地355个,成立“宁波市小家电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应用型转型新路径。“十四五”以来,成功获批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个、产教融合联盟1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2项、省产学协同育人项目4项,实现省级产教融合平台项目“大满贯”;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和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47项,获批中国高教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3个。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和成果被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学院成立应用技术研究院、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院,并与中大力德、天生密封件、宁波市第二医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等高新技术企业、医校单位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医工智造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6个;与家电特色小镇共建智能家电科教创新园;与阿里共同打造宁波家电可信区块链平台;与甘肃省外事办翻译中心共建“译行丝路·翻译研究与语言服务中心”;承担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6项,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项目2项;获批浙江省智能家电产业大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宁波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等科创平台。持续深化多方位、多层次的校政企合作,赋能产业发展,形成共赢局面。

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