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陕西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有6所高校开设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陕西科技大学;而在省外,有9所高校面向陕西省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华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陕西省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陕西本省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陕西科技大学(473分)、西安工程大学(467分)、陕西国际商贸学院(375分)、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373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34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陕西科技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473 |
2 | 西安工程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467 |
3 | 西安工程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467 |
4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375 |
5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373 |
6 |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348 |
在陕西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华大学(559分)、天津工业大学(468分)、青岛大学(462分)、嘉兴学院(443分)、南通大学(43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华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559 |
2 | 天津工业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468 |
3 | 青岛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462 |
4 | 嘉兴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43 |
5 | 南通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35 |
6 | 盐城工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15 |
7 | 河北科技大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13 |
8 | 河南工程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411 |
9 | 南阳师范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本科二批 | 39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陕西省招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培养了18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居全国第124位。
2、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2427亩,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秉承“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是河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5个。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外国院士工作站、外专百人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平台等近30项,开设全英语授课专业15个,招收来自40余个国家(地区)的本、硕留学生。获批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接收院校,获授“中文联盟数字化教育金牌合作机构”。
3、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等。学校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河南省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纺织新产品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绿色开采精细地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制造系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动力集成与智能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21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0余项,省级重点研发专项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项、三等奖15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1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6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