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4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而在省外,有61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工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四川本省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工科试验班)(634分)、西南交通大学(607分)、西南石油大学(58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大学(工科试验班)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34 |
2 | 西南交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07 |
3 | 西南石油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86 |
4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29 |
在四川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616分)、江南大学(614分)、合肥工业大学(610分)、天津工业大学(600分)、海南大学(593分)、南京工业大学(580分)、武汉工程大学(580分)、华侨大学(570分)、西安科技大学(566分)、重庆理工大学(56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16 |
2 | 江南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14 |
3 | 合肥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10 |
4 | 天津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600 |
5 | 海南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93 |
6 | 南京工业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80 |
7 | 武汉工程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80 |
8 | 华侨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70 |
9 | 西安科技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66 |
10 | 重庆理工大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一批 | 565 | ... |
52 | 绍兴文理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83 |
53 | 武夷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81 |
54 | 泉州师范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79 |
55 | 池州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77 |
56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3 |
57 | 潍坊科技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2 |
58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50 |
59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47 |
60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47 |
61 | 黑龙江东方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二批 | 43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四川轻化工大学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集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现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
学校拥有国家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矿山尾渣资源化利用、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绿色催化、企业信息化与物联网测控技术、精细化工助剂及表面活性剂、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川酒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南发展研究院1个;长江上游地区白酒数智化管理与生态决策优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彩灯文化与技艺创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1个;民俗灯文化、酒知识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川酒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基层司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旅游科研重点基地1个;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2、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双城之“滨城”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学校秉承“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学校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锚定目标、实干奋进、善作善成,全力推进实施“先锋计划”,不断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科大先锋力量!
3、嘉兴大学
嘉兴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省属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之一的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源于1914年,此后百年间数易校址、几更校名,曾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被誉为中国有色行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于2000年与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嘉兴学院。其后,平湖师范学校、嘉兴卫生学校、浙江会计学校和嘉兴市粮食干部学校等四校相继并入嘉兴学院。2023年11月,教育部同意嘉兴学院更名为嘉兴大学。
聚焦重点突破,着力构建一流学科专业布局。学校拥有省级一流学科7个,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在40余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已有18届联培研究生毕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专业5个,省级师范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入选专业1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