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4-22 17:41:30 新高考网

四川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1所。在本省,只有西南交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能源动力类专业;而在省外,有20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中科技大学。

四川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四川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四川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四川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西南交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南交通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22

2、四川能源动力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四川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中科技大学(665分)、西北工业大学(656分)、厦门大学(654分)、中南大学(643分)、山东大学(641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30分)、南京理工大学(630分)、北京科技大学(629分)、哈尔滨工程大学(625分)、武汉理工大学(62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65
2西北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56
3厦门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54
4中南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43
5山东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41
6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30
7南京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30
8北京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29
9哈尔滨工程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25
10武汉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23
11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13
12南京师范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609
13广东工业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594
14东北农业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587
15陕西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573
16江苏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563
17燕山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551
1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能源动力类本一批527
19南京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类本二批525
2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类本二批480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四川省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四川招生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培养“德才兼备、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开展本科教育分类培养和以“研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8985人、硕士研究生13130人、博士研究生3265人、留学生463人。学校成功获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有74个专业进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7个;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学校有71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成效显著,77级以后的毕业生中产生了38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0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2、厦门大学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已与境外270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54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牵头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学校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台湾师生登陆“第一家园”,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学校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已在五大洲12个国家建设14所孔子学院、1所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42所附属孔子课堂,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承建数量最多、孔子学院分布最广的中方合作院校之一。2013年9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获批建设,成为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由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全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校园、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海外分校,被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已开设23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专业、6个博士专业,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校生7100余人、教职员工5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秉承“强优固基、交叉跃升”建设理念,着力打造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4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18个。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世界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