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航空航天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浙江招生航空航天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0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工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浙江省招生航空航天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浙江招生航空航天类专业(综合)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工业大学(660分)、华中科技大学(669分)、中南大学(661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54分)、哈尔滨工程大学(64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70 |
2 | 华中科技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69 |
3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65 |
4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64 |
5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62 |
6 | 中南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61 |
7 | 西北工业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60 |
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54 |
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643 |
10 | 西华大学 | 航空航天类 | 1段 | 578 |
1、西北工业大学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强化科研创新,科技贡献突出。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第一型航空吊放声呐、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等均诞生在我校。现牵头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校深度参与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顺利完成首飞试验,“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试验成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成功发射并投入使用,仿蝠鲼等新型水下无人系统研制成功,为铸大国重器再立新功。学校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原创性成果。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实现我国第一个无人机系统、技术、生产线全方位出口,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飞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我国高校唯一的无人机专业化飞行试验测试基地,全面推进无人机科研与产业发展。国庆60周年、建军90周年阅兵中,整个无人机方队由我校自主研制生产,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国庆70周年阅兵中,我校无人机再次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三大奖20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2、西北工业大学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深化全球拓展,国际声誉稳步提升。学校先后与300余所海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亲密合作关系,世界大学排名TOP200的合作高校达到69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进入全球TOP151-200。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在中哈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学校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签署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协议,并纳入外交成果清单;2023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在阿拉木图市启用,标志着中国第一所高水平大学在“一带一路”首倡之地正式开始办学。2014年,学校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签署最重要合作伙伴协议纳入中比两国元首见签。学校不断加大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正式获批,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21年,学校获批与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办学项目。2023年,学校与莫斯科航空学院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学校拥有15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80余位海外国际大师被聘任为我校荣誉学衔,其中13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罗伯特•嘎什教授成功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全球仅40位)。学校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智能物联网国际合作联盟和中澳工科大学联盟等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学校积极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合作成立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培训中心,与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建立学生实习实践机制。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91.8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316.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70个中外文数据库,1366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609人,其中专任教师230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611人,博士生导师646人,全职院士5人,柔性引聘院士28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3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千余人次。现有学生36150人(其中本科生19715人,研究生15766人,学位留学生669人)。
安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四川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安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