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9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内蒙古招生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人民大学(618分)、武汉大学(602分)、厦门大学(589分)、湖南大学(570分)、中央民族大学(564分)、东北财经大学(561分)、吉林大学(560分)、苏州大学(560分)、中国海洋大学(56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56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人民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621 |
2 | 中国人民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618 |
3 | 武汉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602 |
4 | 厦门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589 |
5 | 湖南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570 |
6 | 中央民族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564 |
7 | 东北财经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561 |
8 | 吉林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560 |
9 | 苏州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560 |
10 | 中国海洋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560 | ... |
30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488 |
31 | 西南民族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488 |
32 | 安徽财经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482 |
33 | 海南师范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479 |
34 | 北方民族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一批 | 472 |
35 | 云南师范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二批 | 469 |
36 | 西北民族大学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二批 | 444 |
37 | 山东工商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二批 | 444 |
38 | 浙江万里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二批 | 438 |
39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民办) | 新闻传播学类 | 本科二批 | 41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大力开展“五个认同”教育,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武汉市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等称号。多次被湖北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委中心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9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国家民委‘三全育人’模范”“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
2、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又称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省立河南大学
3、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万里学院是一所具有74年办学历史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经历过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公办高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新型高校,被教育专家誉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服务型的办学追求、创业型的办学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特征,恪守“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弘扬“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的万里精神和“自强不息、恒志笃行”的校训传统,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势,以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着力形成以产科教融合、校政企协同、国际化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四轮驱动”的办学格局。
福建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