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酒店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所。在本省,只有湖南女子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而在省外,有6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酒店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酒店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湖南招生酒店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湖南女子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女子学院 | 酒店管理 | 本科批 | 466 |
在湖南招生酒店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509分)、海南大学(506分)、合肥学院(471分)、池州学院(464分)、安顺学院(46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酒店管理 | 本科批 | 509 |
2 | 海南大学 | 酒店管理 | 本科批 | 506 |
3 | 合肥学院 | 酒店管理 | 本科批 | 471 |
4 | 池州学院 | 酒店管理 | 本科批 | 464 |
5 | 安顺学院 | 酒店管理 | 本科批 | 463 |
6 | 昆明学院 | 酒店管理 | 本科批 | 46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酒店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湖南女子学院
湖南女子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85年,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国女子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
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经济社会和妇女事业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建设规模适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卓越、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获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学校以建设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全校共有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83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3人,在聘副教授112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7.96%。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
3、海南大学
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海甸校区、儋州校区、观澜湖校区、崖州湾科教园、城西科教园,分布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校园占地面积6192亩,环境典雅大方、阳光温馨,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浓郁热带风情。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校舍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高标准科研试验基地3500余亩。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91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688人,在站博士后187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68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涌现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优秀典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