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新疆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只有新疆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而在省外,有13所高校面向新疆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政法学院。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新疆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新疆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新疆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新疆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一批 | 486 |
在新疆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政法学院(524分)、南京审计大学(521分)、苏州科技大学(495分)、北京物资学院(475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455分)、重庆三峡学院(451分)、西华师范大学(445分)、甘肃政法大学(445分)、宜宾学院(433分)、重庆科技大学(42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政法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一批 | 524 |
2 | 南京审计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一批 | 521 |
3 | 苏州科技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一批 | 495 |
4 | 北京物资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一批 | 475 |
5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55 |
6 | 重庆三峡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51 |
7 | 西华师范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45 |
8 | 甘肃政法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45 |
9 | 宜宾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33 |
10 | 重庆科技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28 |
11 | 兰州财经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22 |
12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417 |
13 | 天津天狮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本科二批 | 35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新疆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新疆大学
1924年 新疆大学的前身——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创立,拉开了新疆高等教育的序幕。
新ICP备案号:17001438号-1 新公网安备 65010202001075号
2、上海政法学院
学校始建于1984年,历经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学法学院等办学阶段。1993年起招收普通本科生,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11月,学校划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司法局共建。1956年,司法部在上海成立法律学校,1960年停办。1982年恢复建制,成立上海市司法学校、上海市司法干部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8年,上海市司法学校整建制并入上海政法学院。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引领发展。法学学科是上海市一流学科、高原学科,形成了国际法学、行政法学、监狱学、犯罪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一批特色学科(方向),有的在上海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着力打造国家安全学、人工智能法学、纪检监察学等新兴学科和城市治理法治保障、“一带一路”司法、“一带一路”安全与反恐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群。现有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国际商务、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审计、翻译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21年、2022年先后获批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涉外律师)培养项目(全国15家高校之一),法律硕士(国际仲裁)培养项目(全国20家高校之一)。学校分别与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立法律大学等6所境内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华东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根据软科发布的“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法学学科位列全国第19位;根据软科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学校在“2020中国政法类高校排名”中位居第4;在“2020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中,学校在入围的1200所高校中排名第156位。
3、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加强建设),2022年通过核查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21个学院(教学部),国家审计研究院、审计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等6个特色研究院;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实行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学校设有本科专业4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6个。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8万名全日制毕业生,近半数从事审计及经济监督工作。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和《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攀升,稳定在90%以上。
相关推荐:
山东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