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6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内蒙古民族大学;而在省外,有34所高校面向内蒙古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邮电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本省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内蒙古民族大学(409分)、呼伦贝尔学院(34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409 |
2 | 呼伦贝尔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49 |
在内蒙古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邮电大学(600分)、中国传媒大学(578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11分)、北京印刷学院(502分)、天津外国语大学(501分)、浙江传媒学院(487分)、山东工商学院(451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424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420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独立学院)(41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邮电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一批 | 600 |
2 | 中国传媒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一批 | 578 |
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一批 | 511 |
4 | 北京印刷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一批 | 502 |
5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一批 | 501 |
6 | 浙江传媒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487 |
7 | 山东工商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451 |
8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424 |
9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420 |
10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独立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417 | ... |
25 | 南昌工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48 |
26 | 吉林动画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47 |
27 | 晋中信息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47 |
28 | 长春建筑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42 |
29 | 长春人文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42 |
30 | 长春光华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40 |
31 | 辽宁传媒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35 |
32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独立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32 |
33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独立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31 |
34 | 海口经济学院(民办) | 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 | 33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西辽河文明核心区、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现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2、浙江传媒学院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行业变革推进产学研多元融合,大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传媒新人。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各界认可,众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宣传、影视出版、文化产业等领域的骨干精英,100多人次获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金声奖等行业最高奖。学校是浙江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有全省极具影响力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等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3、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特色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陕西教育学院,1963年由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1906年建立)和陕西省教师进修学校(1956年建立)合并成立。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以“学前师范”命名的本科院校。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的校训和“立身传道,自强不息,大气大度,止于至善”的办学精神,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突出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特色与优势,扎实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积极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实践锻炼”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现有长安、雁塔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越,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师资培训楼等;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61万余册,电子图书146万余册。学校现有幼儿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和教育培训学院15个教学单位。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培并重,不断壮大师资队伍,优化师资结构。现有教职工近969人,其中专任教师574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63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10人。现有陕西省教学名师7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4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3个,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学校坚持以本为本、质量立校。现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27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11000余名。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21年入选“优师计划”地方专项
招生院校,入选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学前教育、体育教育2个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历史学、生物科学、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9个专业入选陕西省“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部级“一流课程”(五类金课)及其他各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0余门。获批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院系1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特等奖1项),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36项,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11项,1部教材入选国家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40名教师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及陕西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重大教学赛事中获奖。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积极服务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教育平台“陕西省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研究中心”、陕西省社科联科普基地“陕西学前教育书画艺术展训基地”和“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基地”,设立了陕西区域发展研究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生物工程研究院等24个校内科研机构。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8项。先后与高陵县、咸阳渭城区、淳化县等县区开展教育战略合作;同陕西云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天路通公司等企业开展产教研合作,共建“葛根深加工研发中心”、“杜仲深加工研发中心”、“柿子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开发应用技术成果66项,40余个品种。实现成果转化16项,制定企业标准20余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国华威大学、丹麦VIA大学、莫斯科国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