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建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建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5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建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内蒙古科技大学;而在省外,有44所高校面向内蒙古招生建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建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内蒙古本省开设建筑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内蒙古科技大学(415分)、内蒙古工业大学(41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415 |
2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414 |
在内蒙古招生建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596分)、湖南大学(578分)、海南大学(535分)、合肥工业大学(523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509分)、北京建筑大学(504分)、沈阳建筑大学(500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498分)、青岛理工大学(490分)、中南民族大学(47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596 |
2 | 湖南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578 |
3 | 海南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535 |
4 | 合肥工业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523 |
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509 |
6 | 北京建筑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504 |
7 | 沈阳建筑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500 |
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498 |
9 | 青岛理工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490 |
10 | 中南民族大学 | 建筑学 | 本科一批 | 475 | ... |
35 | 天津仁爱学院(民办)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37 |
36 |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独立学院)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36 |
37 | 长春建筑学院(民办)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35 |
38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民办)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34 |
39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民办)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32 |
40 |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独立学院)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32 |
41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独立学院)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31 |
42 |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民办) | 建筑工程 | 本科二批 | 331 |
43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民办) | 建筑工程 | 本科二批 | 330 |
44 | 沈阳城市学院(民办) | 建筑学 | 本科二批 | 32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内蒙古招生建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市,是一所以冶金、矿业、煤炭、稀土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4个,自治区高校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协同创新中心4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6个。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
2、大连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族高等学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设目标为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学校现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17亩。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生物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等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行政管理、产品设计、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统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视觉传达设计等27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10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1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组建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学校拥有生物工程、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林业、艺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智库等18个。拥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省部级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部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获批组建文冠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1人,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4项、二等奖30项。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的本科创新教育、双语教学、课程教学国际化等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近7万人,就业率连续24年保持在90%以上。
3、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是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48年,时为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辽宁省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学校科技园创建于1996年,2002年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201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15年技术转移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园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位居省内高校前列,近五年,转化科技成果1562项,其中,省内转化科技成果1254项。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百强;2020年学校入选“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成为国家首批40家、全省首批2家试点单位之一;2020年学校在高校院所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名中位列第78名,连续三年入选相关榜单;2022年学校跻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百强高校;2023年学校获批“辽宁省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试点单位”和“高校院所输出专利转化资金支持单位”。目前,科技园拥有3处孵化器,园区具备商务、法律、金融、财务和市场等5大服务平台,在园企业73户,在孵企业53家,毕业企业累计26户,成功孵化上市公司5家。技术转移中心在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核评价中获评良好(B),在全国总排名第74位,在全国高校排名第34位,在省内技术转移机构中位居首位;2021年,获批“省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A类基地,为获批建设的5所A类高校之一。
相关推荐: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