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0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西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贵州招生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西大学(524分)、四川农业大学(511分)、东北林业大学(505分)、南京林业大学(498分)、浙江农林大学(467分)、西南林业大学(463分)、安徽农业大学(444分)、福建农林大学(436分)、山东农业大学(428分)、内蒙古农业大学(40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西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24 |
2 | 四川农业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11 |
3 | 东北林业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05 |
4 | 南京林业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498 |
5 | 浙江农林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467 |
6 | 西南林业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63 |
7 | 安徽农业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44 |
8 | 福建农林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6 |
9 | 山东农业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8 |
10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0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现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林业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8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林业工程、林学获评A+、风景园林学获评A-。第五轮学科评估再获佳绩,形成了高峰高原学科协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工程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
2、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3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先后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江苏、安徽、贵州、四川、新疆等省的50多个县市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干果科技特派员团队被中宣部列为“最美科技人员”。学校连续3次被评为浙江省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获结对帮扶考评优秀单位,连续14次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先进派出单位。
3、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现有ESI前1%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高峰学科4个、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4个。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6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