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3-14 16:34:17 新高考网

贵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所。在本省,只有贵州中医药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而在省外,有10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贵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贵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贵州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贵州中医药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一批558

2、贵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州中医药大学(579分)、北京中医药大学(514分)、浙江中医药大学(511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487分)、山东中医药大学(473分)、湖北中医药大学(471分)、福建中医药大学(458分)、辽宁中医药大学(458分)、安徽中医药大学(455分)、江西中医药大学(45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一批57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一批514
3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一批511
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一批487
5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二批473
6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二批471
7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二批458
8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二批458
9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二批455
10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二批450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现有在校学生211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757人,博士研究生100人。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突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全国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协会之一,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团体”;“防艾志愿者协会”被国务院防艾办、卫生部、团中央等单位评为“红丝带健康包‘百校进千企’活动先进集体”。1982年成立的“大学生医学科学协会”为全国高校中最早的大学生科协之一。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余项。获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高校主赛道铜奖1项,省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16项。近五年在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等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涌现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全国活力团支部”“全国百佳志愿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工作者”“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全省五四青年奖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和先锋团队。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1%以上。

2、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拥有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方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药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近五年(2019-2023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602项,获得纵向经费11.94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582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

3、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有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5个学科入选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有2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级大数据研究所,2个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闽澳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科协优秀科普教育基地,14个省级各类实验室、基地及中心。我校先后有826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和省市等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校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共承担科研课题近34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0余项,实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突破。

相关推荐: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