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物分析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药物分析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药物分析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医科大学;而在省外,只有佳木斯大学1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药物分析专业。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药物分析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本省开设药物分析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医科大学(532分)、珠海科技学院(49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东医科大学 | 药物分析 | 本科批 | 532 |
2 | 珠海科技学院 | 药物分析 | 本科批 | 490 |
在广东招生药物分析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只有佳木斯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佳木斯大学 | 药物分析 | 本科批 | 491 |
1、珠海科技学院
位居2024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第二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与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2021年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建校20年来共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名本科生,自2014年以来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6名,已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本科高校,荣获“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获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转设后,学校以优异成绩居于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民办高校排行榜第二,连续四年名列广东省第一名,连续三年在广东省民办高校年度检查中获评“优秀”。
注重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学生屡获国内外竞赛大奖学校注重塑造学术品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科技大师系列讲座”,定期邀请院士来校讲学,迄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106位院士光临,并主讲了148场讲座。学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赛事,近6年来,获各级各类课外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2850项,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获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14项,省赛金奖7项、银奖21项、铜奖40项,连续9年获广东省优秀组织奖。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
2、佳木斯大学
佳木斯大学坐落于华夏东极、全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佳木斯市。佳木斯于1947年解放,当时为合江省省会(张闻天为第一任书记),是解放战争的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现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对俄合作的桥头堡和大通道。城市交通四通八达,航班联结国内各主要城市,高铁是哈佳、牡佳和佳鹤的交汇点。佳木斯市辖区位于三江平原,这里拥有世界三大湿地之一的三江湿地、享誉中外的黑瞎子岛和独具特色的赫哲风情,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
学校设有26个学院(学部),现有教职工3800余名(含3个附属医院),高级职称1500余人。拥有共享“两院”院士和龙江学者等一批高水平人才,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一大批专家学者。获评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6个,获评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20名、省级教学名师13名、龙江名医43名、“三江英才”24名。
3、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2021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3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教职工19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11人,具有高级职称768人,占比54.43%;具有博士学位578人,占比40.96%。研究生导师共1490人(含校外基地),其中博士生导师94人,硕士生导师1396人,双聘、外聘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7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
相关推荐:
吉林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