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更新:2025-01-10 13:32:33 新高考网

福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6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附分数线)

一、福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福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福建本省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漳州职业技术学院(396分)、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389分)、闽西职业技术学院(38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科批396
2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科批389
3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科批385
4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化工技术专科批383

2、福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福建招生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417分)、桂林理工大学(41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科批417
2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科批416

二、在福建招生专科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是全国首批健康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发展潜力排名高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福建省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承办单位

2、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全面对接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集群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岳阳,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湖南长岭石油学校,2002年,与中国石化长岭炼化公司(以下简称“长炼”)技工学校、长炼职工大学、长炼培训中心、长炼党校合并,2003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10月成建制移交湖南省政府管理。2020年10月,学校从原长炼工矿区整体搬迁至岳阳县湘北大道新校区。学校目前占地面积约440亩,11万平方米校舍,11553万元固定资产,·5196万元教学仪器设备,34.3万册藏书,400多名教工,在校学生9000余人。

学校办学至今始终扎根于石油化工这一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向其他能源化工领域拓展,现设有七个二级学院:石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管信息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面对接石化中下游产业链的石化产品生产与储运产业群、石化装备维护与控制产业群、石化相关服务产业群开设有21个专业,形成了石化生产与储运技术、石化装备与控制技术、石化管理与信息技术3个专业群。石化生产与储运技术专业群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化工设备制造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为“湖南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生产性实训基地”。

3、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7个学科领域、5个本科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和环境生态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69门;1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共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8项,包括: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课程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0项。另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1项、参与1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最近两届获奖5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参与4项);获得国家级“四新”项目5项。近年来,承担省级教育科研、教学改革项目300多项。教师主编、出版教材250多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4本,自治区级获奖教材6本,21世纪系列教材22本,其他优秀、规划教材51本。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