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考研统考生报名需准备什么信息(必备清单)

更新:2025-10-11 16:15:14 新高考网

2026年考研预报名已开始,那么统考生报名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信息)?一些研考生容易忽略报名所需物品的筹备,等到报名倒计时才手忙脚乱,甚至因材料缺失影响报名进度。下面为你提供2026年考研报名必备的6样物品,一起来看。

一、考研报名必备的6样物品

1、证件照:准考证与学生证“双用”,颜值与规范缺一不可

证件照是研考报名的“门面”,不仅会出现在准考证上,大概率还会用于硕士阶段的学生证,提前拍摄并备好电子版至关重要。

 ◆ 规格标准:1寸2寸白底或蓝底证件照(宽高比严格遵循3:4)若干,具体背景以报考点要求为准。

 ◆ 形象规范:免冠、彩色,可化淡妆(如隐形妆)提升气色,但不要过度修图,否则可能导致网上确认时人脸识别不通过。露出五官和额头,不要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或美瞳也不要。表情自然即可,可以微笑但最好不要露齿。

 ◆ 准备建议:9月专门到正规照相馆拍摄,拍完后主动向老板要高清电子版(电子版照片要求jpg或jpeg格式),同时打印若干张纸质版备用,防止电子版丢失。

2、身份证:有效期是“红线”,提前核查免风险

身份证是研考报名、网上确认、初试入场的核心证件,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有效期”问题——若身份证在关键节点过期,补办流程会直接影响报名进度。

 ◆ 快速查有效期:翻到身份证国徽面,底部清晰标注了有效期,完成核查。

 ◆ 有效期要求:确保身份证在研考报名期间、网上确认期间、初试考试前均在有效期内。

 ◆ 紧急处理:若发现身份证即将过期(或已过期),立即前往派出所办理换证,部分地区可申请“加急办理”,同时记得申领临时身份证(临时证在有效期内同样具备法律效力,可应对报名紧急需求)。

3、户口簿信息:拍图存档更便捷,关键信息别遗漏

户口簿平时很少用到,但研考网上报名时需填写多项户籍相关信息,提前拍照存档能避免临时回家取户口本的麻烦。以《2025年统考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为例,统考考生网上报名时,需要填写基本信息(民族、性别、婚姻状况、现役军人、政治面貌),户籍档案(籍贯所在地、出生地、户口所在地、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考生档案所在地),家庭成员等信息。

 ◆ 研考生需存档相关页面与信息:可以用手机清晰拍摄户口本的相关页面,建议拍摄后存到手机相册“研考报名”专属文件夹,同时备份到云端(如百度云、微信收藏等),防止照片丢失。此外,研考生在网报填写考生信息时要对照户口本照片逐项核对,确保无错别字(尤其是地址中的街道、门牌号等细节)。

4、档案去向:应届生&往届生分类处理,地址确认是关键

档案去向直接关系到研考网上报名时“档案所在地”的填写,若地址错误可能影响后续录取调档,应届生和往届生需根据自身情况分类确认。

 ◆ 应届生:档案通常由学校统一管理,一般存放在学校相关部门,无需额外查询,报名时填写学校全称即可。

 ◆ 往届生:档案去向相对复杂,常见的存放方式有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原毕业学校、工作单位所属人才中心等,务必主动打电话确认档案具体存放地址(可联系原学校就业办、户籍地人才市场或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确认后记录下详细地址(包括省、市、区/县及具体机构名称),避免录取后因地址模糊导致调档失败。

5、工作证明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一般需要提交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研考生可以登录工作地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查看往年考点选择的相关要求,确认所需证明类型,避免多跑冤枉路。如有疑问,请咨询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

6、专项计划材料

报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硕师计划等专项计划的研考生,需额外准备专项计划相关材料,材料缺失将无法通过报名审核。可以登录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官网,查询往年专项计划报名的材料要求,提前整理现有材料,若有缺失(如批准文件丢失),及时联系相关批准机关补办,若对材料要求有疑问,直接咨询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材料不符合要求。

研考报名是研考路上的重要一步,提前备好材料才能从容应对。9月时间充裕,别等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准备。祝大家报名顺利、备考顺利。

注:以上信息按照2025年研考报名必备物品整理,研考政策及报名要求可能随实际情况调整,最终请务必以官方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二、2026年统考考生需准备的网报信息

提示:考生应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或者相关政策要求、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情形,造成后续不能进行网上确认、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类别信息分类汉字名称字段说明
考生信息实名信息姓名从实名注册中获取,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
证件类型从实名注册中获取,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
证件号码此信息来源于实名注册,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或重新注册学信网账号
移动电话从实名注册中获取,如需修改,请返回注册模块进行修改
学籍学历考生来源可选择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学校考生应填写本人毕业证书上的学校名称,如下拉菜单中无相关学校名称,可选择“其他”,并在输入框中填写毕业证书上的学校名称。
应届生填写本人学信档案(my.chsi.com.cn)中的学校名称(最多100个字节)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专业考生应填写本人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如下拉菜单中无相关专业,可选择“其他”,并在输入框中填写毕业证书中的毕业专业名称。 应届生填写本人学信档案中的专业(最多100个字节)
获得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可选择普通全日制(包含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教育(成人脱产、业余、夜大学、函授、电视教育,含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中应有××省(市、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名称和印章、主考学校或就读学校名称和印章)、网络教育、开放教育、获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其他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可选择研究生、本科毕业(其中含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本科结业或高职高专。注: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选择“本科毕业”。
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证书编号考生应填写本人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考生可登录学信档案(my.chsi.com.cn)查看本人学籍学历信息,如有疑问,请尽快与毕业/就读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联系,否则会影响报名甚至录取。
获得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毕业日期往届生以毕业证书上的毕业日期为准,应届生以实际毕业日期为准。应届生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确定)毕业,应届毕业生只能是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开放教育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注册学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在校注册学号填写,其他人员不填
最后学位可选择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无
学位证书编号按《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高职高专和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
基本信息民族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性别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婚姻状况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现役军人可选择军队在职干部、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军队文职人员或非现役军人
政治面貌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户籍档案籍贯所在地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出生地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户口所在地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
户口所在地详细地址须填写省(区、市)/地市区盟/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最多60个字节
考生档案所在地考生应如实准确填写
考生档案所在单位考生应如实准确选择填写,最多60个字节。注:按有关规定,个人档案不得由个人持有
考生档案所在单位地址录取后调档使用,考生应如实准确填写,须填写省(区、市)/地市区盟/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最多80个字节
考生档案所在单位邮政编码录取后调档使用,考生应如实准确填写
家庭主要成员家庭主要成员至少完整填写一条信息,最多200个字节
学习与工作经历现在学习或工作单位如实准确填写,最多60个字节,可填“无”
学习与工作经历应从高中毕业以后填起,至少完整填写一条信息,最多200个字节
奖惩情况何时何地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如实准确填写,最多200个字节,可填“无”
考生作弊情况指考生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的情况。考生应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联系方式考生通讯地址如实准确填写,须填写省(区、市)/地市区盟/县市旗/乡镇/街村详细地址,最多80个字节
移动电话如实准确填写,该号码是报考点、招生单位与考生联系的关键信息,务必确保手机号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一直可用
紧急联系电话如实准确填写,如填写有误导致无法联系考生,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最多40个字节
电子信箱如实准确填写,该电子信箱是报考点、招生单位与考生联系的关键信息,务必确保电子信箱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一直可用,最多30个字节
报考信息报考信息报考单位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
考试方式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可选择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援藏计划,考试方式的解释以及选择条件请见研招统考网报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概述以及相互关系。
专项计划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可选择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计划、普通计划。部分专项计划需要校验码或申请相关资格,专项计划的解释以及选择条件请见研招统考网报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概述以及相互关系。
报考类别可选择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
入伍前所在高校入学年月等相关信息专项计划填写“退役大学生计划”者不得为空。填“高校入学年月”时, 2013年及以后录取的新生,入学前办理保留入学资格应征入伍的,入学年月请按录取年月填写;填“所在高校”时,以毕业证书为准(应届生按就读院校填写),下拉列表中没有的选择“其他”并手动填写;填“学习专业”时,以毕业证书为准(应届生按就读专业填写),下拉列表中没有的选择“其他”并手动填写;填“高校毕业证书编号”时,按《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填写,未毕业则不填。
批准入伍年月、入伍机关名称、入伍批准书编号专项计划填写“退役大学生计划”者不得为空。“入伍年月”以入伍批准书批准年月为准,“入伍机关名称”以入伍批准书批准入伍机关名称为准。
批准退役年月、退役机关名称、退出现役证编号、以何身份退役专项计划填写“退役大学生计划”者不得为空。“批准退役年月”以退出现役证批准退役年月为准,“退役机关名称”以退出现役证批准退役机关名称为准,“以何身份退役”以实际退役身份为准。
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本项必填
定向就业单位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本项必填,最多60个字节
报考院系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报考专业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研究方向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学习方式可选择全日制、非全日制
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如有疑问可咨询招生单位
报考点报名成功后不能直接修改,如填报信息确有错误,只能在报名期间取消报名后重新填报报名信息。
备用信息网报时考生按招生单位要求填写
备用信息1网报时考生按招生单位要求填写

相关推荐:

2026考研预报名是什么时候开始(具体报名时间)

2026考研报名条件及要求是什么(最新政策)

2026考研报名官方网站入口(最新公布)

2026考研怎么报名(附时间+报考流程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