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州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1-29 22:02:01 新高考网

广州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广州大学今年(2022年)在湖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广州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广州大学在湖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广州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广州大学2022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广州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559分,最低位次5623;

2、物理类:2022年广州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570分,最低位次20193;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59 / 5623451
2022物理类本科570 / 20193414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广州大学在湖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广州大学2022年在湖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国际经济与贸易 (办学地点:校区二)46060
法学 (办学地点:校区二)36060
市场营销 (办学地点:校区二)36060
行政管理 (办学地点:校区二)56060
电子商务 (办学地点:校区二)4606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统计学 (办学地点校区二)4685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办学地点校区二)36850
数学与应用数学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46850
通信工程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36850
机器人工程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36850
网络空间安全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36850
土木类 (包含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46850
化学工程与工艺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46850
建筑学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46850
生物制药 (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3685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广州大学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科、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集聚工科力量、强化交叉融合,增创和形成新工科优势;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大土木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数字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物质科学与装备制造学科群等优势学科群辐射带动,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已进入前3‰。学校位列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1位;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61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7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5-49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18所,分布于五大洲15个国家17个主要城市。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基地)。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西澳大学、海德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澳门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华威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或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