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2-21 07:45:46 新高考网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今年(2022年)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东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22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东(本科)录取最低分499分,最低位次42091;

2、物理类:2022年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东(本科)录取最低分495分,最低位次149906;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499 / 42091437
2022物理类本科495 / 14990644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广东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集美大学诚毅学院2022年在广东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物理类(2022广东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广东)学费
财政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金融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金融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5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000
法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7000
机械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500
智能制造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20000
电子信息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500
通信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500
自动化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500
软件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20000
网络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20000
物联网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20000
数字媒体技术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5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500
工程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000
工商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000
会计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供应链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7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历史类(2022广东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广东)学费
英语 外语语种:英语,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7000
财政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金融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法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7000
汉语言文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7000
工商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会计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218000
电子商务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118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简介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集美大学与福建集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独立学院。

学院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体,现有在校生近15000人,设置12个教学系(院)、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纳入国家计划。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符合毕业要求的,获颁教育部承认学历并经电子注册的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以建设应用型本科,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组建互联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航运、文化产业、自贸区商务六大专业集群,进一步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1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3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精品课程6门、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线下一流本科课程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本科优秀特色教材1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等。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电子设计、智能车、电子商务“三创”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近900项。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也日益上升。2016-2020年,学院学科竞赛成果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排行榜第2名;在中国科教评价网《2021-2022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排名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