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2-24 12:13:14 新高考网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今年(2022年)在黑龙江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黑龙江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黑龙江(专科)录取最低分299分,最低位次87392;

2、文科:2022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黑龙江(专科)录取最低分353分,最低位次28554;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专科299 / 87392160
2022文科专科353 / 2855416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黑龙江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在黑龙江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黑龙江专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黑龙江)学费
药物制剂技术 23900
药品质量与安全 23900
药品经营与管理 23900
护理 23900
中医学 23900
针灸推拿 23900
中药学 23900
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旅游方向)23900
医学检验技术 23900
医学影像技术 23900
医学美容技术 (中医美容方向)23900
康复治疗技术 239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黑龙江专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黑龙江)学费
药物制剂技术 23900
药品质量与安全 23900
药品经营与管理 23900
护理 23900
中医学 23900
针灸推拿 23900
中药学 23900
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养生旅游方向)23900
医学检验技术 23900
医学影像技术 23900
医学美容技术 (中医美容方向)23900
康复治疗技术 23900
预防医学 239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具有“长江明珠,创新之城”美誉的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大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芜湖。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的芜湖市中医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整合卫生教育资源,2006年、2012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先后将市中医院、市口腔医院成建制整体划归学校。经过近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成为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学校现为教育部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设有医疗系、药学系、康复保健系、护理系等7个教学系部,开设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等31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0428人,专任教师515人(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15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9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232人,其中博士14人。学校下辖2所直属附属医院、1个中药资源研究所、1个天然药用植物园、1个中医药博物馆和《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社,拥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创立于1958年,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芜湖市口腔医院),是我市唯一一所集教学、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口腔专科医院;天然药用植物园占地500余亩,内有药用植物1200多种;中医药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研究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

建校近60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济世、日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尚德重技,创新服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中医药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医药健康产业研发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中医药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