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贵州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3-11 22:41:37 新高考网

贵州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贵州大学今年(2022年)在甘肃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贵州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贵州大学在甘肃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贵州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贵州大学2022年在甘肃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贵州大学在甘肃(本一)录取最低分499分,最低位次13491;

2、文科:2022年贵州大学在甘肃(本一)录取最低分525分,最低位次2238;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499 / 13491442
2022文科本一525 / 223848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贵州大学在甘肃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贵州大学2022年在甘肃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甘肃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甘肃)学费
文化产业管理 24920
经济与贸易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4920
历史学 2459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2492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甘肃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甘肃)学费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25040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2504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5040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25040
土木类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5040
测绘工程 25040
植物生产类 (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烟草)(农林类)44590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林类)44590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类)44590
林学类 (林学、森林保护)(农林类)44590
草业科学 (农林类)24590
护理学 25040
工程管理 2492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9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2人、贵州省省管专家63人。通过一流学科特设聘用岗位人员196人,杰出人才3人、卓越人才4人、青年英才10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178人、“溪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有连续7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学校现有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5个、贵州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111”引智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机构1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5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国家级教学平台27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11人、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学名师45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14人、教学团队14个,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