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更新:2023-10-26 10:35:46 新高考网

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北京语言大学今年(2022年)在内蒙古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内蒙古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本一A)录取最低分515分,最低位次10576;

2、文科: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本一A)录取最低分522分,最低位次2217;

文科:2022年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本一B)录取最低分496分,最低位次4025;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A515 / 10576427
2022文科本一A522 / 2217459
2022文科本一B496 / 4025459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北京语言大学在内蒙古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北京语言大学2022年在内蒙古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理科(2022内蒙古本一A)

专业名称计划数(内蒙古)学费
外国语言文学类 (包含专业:英语、英语(英西复语)、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校本部)26000
翻译 (本地化)(外语语种:英语,法语)(校本部)16000
汉语国际教育 (校本部)25000
计算机类 (包含专业: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校本部)65500
金融学 (校本部)25000
经济学 (经济金融统计与分析)(校本部)15000
语言学 (外语语种:英语)(校本部)15000
心理学 (校本部)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内蒙古本一B)

专业名称计划数(内蒙古)学费
财务管理 (民族班)(校本部)15000
特殊教育 (言语听觉科学)(民族班)(校本部)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3、文科(2022内蒙古本一A)

专业名称计划数(内蒙古)学费
外国语言文学类 (包含专业:英语、英语(英西复语)、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校本部)26000
翻译 (英语)(外语语种:英语,校本部)16000
汉语国际教育 (校本部)25000
汉语言文学 (校本部)25000
国际政治 (校本部)15000
网络与新媒体 (校本部)15000
金融学 (校本部)25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校本部)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4、文科(2022内蒙古本一B)

专业名称计划数(内蒙古)学费
波斯语 (民族班)(外语语种:英语,校本部)16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立的,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74年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6月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校名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

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中文、信息科学、经济、艺术、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专业教育,同时承担着培养汉语师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的外语培训工作等任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北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语言文化教育和语言文化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是我国中外语言、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摇篮。2019年,学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新时代“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学校目前有以下教学科研单位: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含汉语学院、汉语进修学院、汉语速成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华文学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外国语学部(含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含汉语教育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北京语言文献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信息科学学院(语言智能研究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语言康复学院(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语言学系、心理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语言科学院、中华文化研究院(梅兰芳艺术传承传播中心)、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筹建工作秘书处)、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经济研究院、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工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与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合署办公)、一带一路研究院、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秘书处(挂靠一带一路研究院)、鲁迅与世界文化研究院(挂靠一带一路研究院)、华文教育研究院(挂靠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