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3-16 00:54:41 新高考网

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广西师范大学今年(2022年)在福建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广西师范大学在福建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在福建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广西师范大学在福建(本科)录取最低分561分,最低位次4962;

2、物理类:2022年广西师范大学在福建(本科)录取最低分567分,最低位次19379;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61 / 4962468
2022物理类本科567 / 19379428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广西师范大学在福建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在福建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物理类(2022福建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福建)学费
特殊教育 (师范类。)15500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45500
统计学 25500
电子信息工程 27600
人工智能 25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7600
旅游管理 (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65cm,女生身高不低于157cm。)25500
化学 (师范类)45500
生物科学 (师范类)25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历史类(2022福建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福建)学费
金融学 26100
法学 26100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45100
汉语国际教育 (师范类。在大三学年以中外校际对等交换培养模式派出交换生,赴韩国、泰国等国家,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实践教育学习,这一学年学费等情况详见招生章程。该专业只录取填报有专业志愿考生。)25100
英语 (师范类。须口试。语种英语。要求英语口试成绩“合格”以上。)25000
历史学 (师范类。)25100
社会工作 25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广西师范大学简介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国际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在职教职员工250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7000人,硕士研究生7000多人,博士研究生350多人,各类留学生近1700人,成人教育学生26000多人。学校已发展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人文强桂的“主力军”、科技兴桂的“生力军”、广西国际教育的“排头兵”。目前,学校正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学校历史文化丰厚。学校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杨东莼、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林砺儒、陈翰笙、夏征农以及曾作忠、张云莹、谢厚藩、陈伯康、林焕平、钟文典、伍纯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40多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视察学校时,勉励师生“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一流大学”。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立项数和科研经费均获得大幅增长,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48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42项,科研经费(R&D经费)总计约5.56亿元。到目前为止,科研成果获中国专利奖1项,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37项,获专利授权1600多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立项数连续10年均跻身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57项,其中一等奖30项。2部教材获得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