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西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更新:2023-10-26 12:52:42 新高考网

广西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广西大学今年(2022年)在湖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广西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广西大学在湖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广西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广西大学2022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广西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564分,最低位次4703;

2、物理类:2022年广西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568分,最低位次21246;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64 / 4703451
2022物理类本科568 / 21246414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广西大学在湖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广西大学2022年在湖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外国语言文学类 该专业只招收中学阶段学习英语语种的考生(包含英语、翻译;需外语口试合格)65448
法学 55451
汉语言文学 65451
新闻传播学类 (包含新闻学、广告学)65451
公共事业管理 6595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动物医学 64928
动物科学 64931
数学类 (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65950
土木工程 65963
经济学类 (包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65965
物理学 65965
海洋科学 65965
机械类 (包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65965
材料类 (包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65965
能源与动力工程 65965
电气类 (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65965
电子科学与技术 65965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65965
计算机类 (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65965
水利水电工程 65965
化学工程与工艺 65965
矿物资源工程 65965
工商管理类 (包含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65965
建筑学 65986
化学类 (包含化学、应用化学)65965
植物生产类 (包含农学、园艺、植物保护)64930
农业资源与环境 64930
林学类 (包含林学、生态学)64930
生物科学类 (包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65965
药学 6596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广西大学简介

八桂之南、边海之交、邕江之畔、绿城之中。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广西大学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抗战时期,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李达、王力、千家驹、梁漱溟、卢鹤绂、陈焕镛、施汝为、汪振儒、李运华、刘仙洲、纪育沣、熊得山、张映南、张志让、盛成、焦菊隐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其时人才荟萃,学科兴盛,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1997年两校合并以及进入“211工程”,使广西大学踏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顺利完成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工程学、材料科学、农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成为“部区合建”高校,入选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等,学校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大学秉持“保卫中华,发达广西”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的校训,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

学校占地面积2.13万余亩,其中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占地1.69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5亿元,馆藏纸质文献总量416万册(含学院资料室),电子书刊366万册,电子期刊5.7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06个。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2021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下设26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全日制研究生13071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119人,攻读学历的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77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63743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24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8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93人,专任教师1933人。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广西一流学科,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3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20个广西重点学科,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我校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73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十国90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