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2025-06-20 09:12:20 新高考网

吉林建筑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2024年吉林建筑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吉林建筑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吉林建筑大学各专业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5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吉林建筑大学2024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吉林建筑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5年参考)

1、吉林建筑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96分,录取位次55862。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74分,建筑学461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60分,

2、吉林建筑大学(本科批)2024年在吉林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464分,录取位次11103。其中社会工作466分,城市管理464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财务管理专业,最低为488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4年吉林建筑大学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吉林建筑大学经济统计学本科批(物理)446
吉林建筑大学网络工程本科批(物理)446
吉林建筑大学机械工程本科批(物理)445
吉林建筑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批(物理)443
吉林建筑大学物流管理本科批(物理)441
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本科批(物理)440
吉林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批(物理)440
吉林建筑大学工程造价本科批(物理)438
吉林建筑大学工程管理本科批(物理)436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批(物理)434
吉林建筑大学工程力学本科批(物理)433
吉林建筑大学消防工程本科批(物理)433
吉林建筑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本科批(物理)432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工程本科批(物理)429
吉林建筑大学交通工程本科批(物理)429
吉林建筑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本科批(物理)428
吉林建筑大学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批(物理)428
吉林建筑大学材料化学本科批(物理)428
吉林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批(物理)426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物理)426
吉林建筑大学功能材料本科批(物理)425
吉林建筑大学智能建造本科批(物理)425
吉林建筑大学环境工程本科批(物理)422
吉林建筑大学预科班本科批(物理)421
吉林建筑大学环境科学本科批(物理)420
吉林建筑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本科批(物理)420
吉林建筑大学安全工程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地质工程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批(物理)418
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批(物理)405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本科批(物理)397
吉林建筑大学工程管理本科批(物理)396
吉林建筑大学财务管理本科批(物理)474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批(物理)474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本科批(物理)461
吉林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批(物理)460
吉林建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批(物理)459
吉林建筑大学自动化本科批(物理)459
吉林建筑大学社会工作本科批(历史)466
吉林建筑大学城市管理本科批(历史)464
吉林建筑大学财务管理本科批(历史)488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吉林建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其他省市)

以下为吉林建筑大学2024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87144561465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502122695465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505119580465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508114424465
吉林建筑大学文科49929891462
北京(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44742846434
重庆(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458435427
福建(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46818613431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9280189449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1266056449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1563917449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1663209449
甘肃(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7941502370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8240148370
吉林建筑大学文科48710951421
广东(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9715304744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014735344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613812744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8134481442
广西(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29110563371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34106169371
吉林建筑大学文科45828573400
贵州(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35104934380
海南(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52131110483
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57916225483
河北(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89140239448
河南(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54226897396
吉林建筑大学(较高收费)理科454226897396
吉林建筑大学文科49144425428
黑龙江(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3258839360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3856557360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4753074360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5151612360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6048320360
吉林建筑大学文科49310097410
湖北(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78107767437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86101041437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386990437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386990437
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48626104432
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50021955432
湖南(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4515994642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5115191942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6213690642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75119538422
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47635608438
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48730378438
江西(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9889267448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50186243448
江苏(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7517358546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014383446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01142527462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521116478462
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50936097478
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51334140478
辽宁(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历史类43520377400
吉林建筑大学物理类44878390368
内蒙古(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39950258360
吉林建筑大学(B)理科36560707360
宁夏(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37825500371
吉林建筑大学文科4784677419
青海(本一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35615551343
山东(1段)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466263628444
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478233922444
山西(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7562322418
吉林建筑大学(B)理科46270763418
陕西(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5276983372
四川(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509122881459
天津(本科批)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50138465475
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50836520475
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51434831475
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51734001475
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52332357475
新疆(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32629940262
吉林建筑大学理科30313709262
云南(本二批)吉林建筑大学理科43693182420
浙江(1段)吉林建筑大学综合类499170673492

附:吉林建筑大学简介

学校始建于195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建筑类专门学校。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超导传热材料与中低温热能减碳技术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材”吉林省首批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研究基地、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等4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拥有智慧供暖与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团队、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等13个创新科技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扎根吉林办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就业育人导向,以就业工作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构建了“一三五七”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稳定。学校紧密围绕服务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多措并举推动学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努力为吉林“464”发展愿景贡献高校力量。2021年以来,毕业生留吉就业情况实现三年连续增长,截至2023年,学校就业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吉林省教育厅书面表扬,就业工作成果显著。近几年,毕业生进入全国一线城市的比例与进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目前,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的10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国家城乡基本建设领域,成为建筑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