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3-13 16:43:35 新高考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2022年)在新疆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疆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新疆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在新疆录取分数线为:

理科: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疆(本一)录取最低分598分,最低位次300;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598 / 3004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疆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在新疆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理科(2022新疆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新疆)学费
理科试验班类 (化学)(含化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招有专业志愿考生,录取条件见院校招生章程)(化学拔尖计划)15500
理科试验班类 (含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物理学拔尖计划)物理学25500
工科试验班类 (智能飞行器技术、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具体专业方向详见院校官方网站)(航空II航天类)145500
工科试验班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感知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具体专业方向详见院校官方网站)(信息类)145500
理科试验班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应用物理学、化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具体专业方向详见院校官方网站)95500
工科试验班类 (录取条件见院校招生章程)(医工交叉试验班,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25500
工科试验班类 (智能飞行器技术、智能感知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招有专业志愿考生)(未来空天领军计划)15500
工科试验班类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信息及收费情况详见院校官方网站)(国际合作专项)35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科研总量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有1个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含4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7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余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建设。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近16年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突破。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空、航天、发动机、船舶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获“2011计划”首批认定。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全面融入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环北航知识经济圈”,北航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通过实施“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先后与全球200余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倡导发起“国际航空航天教育协会”并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T.I.M.E.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创设了“自旋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两国工程教育优势,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典范。成立“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努力建设全新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教育示范学院。与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及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合作筹建中法航空大学。实施“全球校园计划”,打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大力开展学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暑期学校等各类海外学习项目,把北航校园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北航学子充分享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建立了10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