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更新:2023-10-26 10:35:32 新高考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今年(2022年)在河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在河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45分,最低位次13094;

2、物理类: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26分,最低位次62390;

1、历史类: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专科)录取最低分435分,最低位次73510;

2、物理类: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专科)录取最低分424分,最低位次184334;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45 / 13094443
2022物理类本科526 / 62390430
2022历史类专科435 / 73510200
2022物理类专科424 / 1843342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河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2年在河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物理类(2022河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北)学费
经济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54200
法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44200
社会工作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14200
新闻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24200
应用统计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446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54600
应急技术与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24600
工商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44200
财务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54200
人力资源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34200
劳动关系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24200
行政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14200
劳动与社会保障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342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河北专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北)学费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56000
旅游英语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56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3、历史类(2022河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北)学费
经济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54200
法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94200
社会工作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34200
汉语言文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84200
新闻学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74200
工商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44200
财务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64200
人力资源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54200
劳动关系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34200
行政管理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44200
劳动与社会保障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742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4、历史类(2022河北专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河北)学费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96000
旅游英语 (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66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以建设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至2022年3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87人,其中专任教师380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6人,在聘副教授108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3.95%。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

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中外教育交流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有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