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1年分数线)

更新:2022-12-18 06:21:44 新高考网

今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公布: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在四川本一录取分数理科最低分614分,文科最低分607分。具体详见如下表格:

2022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1年分数线)

一:2022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最低位次)

1.理科:

年份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本一614 / 12291515
2022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本一648 / 3282515
2022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类专业)本一653 / 2551515
2022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62 / 153551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文科:

年份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07 / 1190538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以上就是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整理的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可作为2023年即将高考的考生家长们参考,做到心中有数,加紧备考,争取考上你心仪的大学!

二: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19-2021)

考生们可以根据往年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进行预测和指导志愿填报,看看2023年多少分可以上!!

1、2021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1理科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本一629 / 8470521
2021理科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本一648 / 3852521
2021理科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类其它)本一654 / 2878521
2021理科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62 / 1869521
2021文科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00 / 2013541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2020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0理科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62 / 2613529
2020文科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08 / 805527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3、2019北京理工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19理科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70 / 3286547
2019文科北京理工大学本一621 / 72954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80余年来,北京理工大学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一条立足国防传统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强军报国路”,一条开放包容、融合协同的“创新发展路”。

  栉风沐雨,北京理工大学伴随着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成长壮大。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学校现设有21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等8个其他教学科研机构,设有27个基层党委、3个党总支、3个直属党支部;现有教职工5600余人,汇聚了32名两院院士、3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和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学科建设方针,系统构建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现有9个学科门类,31个一级学科点,其中,30个一级博士点。设有15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4个工程博士类别。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兵器学科位居全国第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3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立德树人,北京理工大学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传承红色基因。学校致力于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在建校80多年以来的30余万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120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60余位院士;有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设有本科专业75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36个、新工科专业8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全国优秀教材奖7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39门,新增北京市教学名师20人,研究生获全国学会优秀学位论文96篇。获批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累计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2次、金奖22项;累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7项、一等奖17项;累计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3项。面向国际,学校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共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与6大洲77个国家和地区的362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00多所合作院校设立学生交换项目,形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全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