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玉林师范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2-28 07:58:42 新高考网

玉林师范学院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玉林师范学院今年(2022年)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玉林师范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玉林师范学院在广东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玉林师范学院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玉林师范学院2022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玉林师范学院在广东(本科)录取最低分499分,最低位次42002;

2、物理类:2022年玉林师范学院在广东(本科)录取最低分501分,最低位次141444;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499 / 42002437
2022物理类本科501 / 14144444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玉林师范学院在广东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玉林师范学院2022年在广东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物理类(2022广东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广东)学费
系统科学与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机械电子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智能制造工程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制药工程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生物制药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应用化学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材料化学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生物技术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历史类(2022广东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广东)学费
商务英语 外语语种:英语,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200
汉语国际教育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200
广告学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200
行政管理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电子商务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小学教育 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200
应用心理学 不招色盲色弱,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东校区546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玉林师范学院简介

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东南部的千年古城、对接沟通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的玉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有65个普通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中亚等国家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888人。截至目前,我校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207人,共培养外国留学生近1200人。

发展历程。学校创办于1945年,原名广西省立鬰林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广西玉林专区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收高等教育层次的专科生。1994年更名为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玉林分校,合并升格为玉林师范学院。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同年,开始与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5年成为自治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与整体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合作院校。2017年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和审计工作。2019年再次当选为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联盟理事长单位。近年来,学校举全校之力申硕攻坚,力争成为新一轮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含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高教育、留学生教育,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科学研究。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建设有广西院士工作站(园艺工作站)、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东南特色农产资源高效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优化与大数据处理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桂东南珍稀经济物种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一流学科(培育)(系统科学)、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近年来,学校荣获广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27项,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荣获国家基金项目72项。2018年,由我校田键教授主持的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富氧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经费1000万元,以我校王卓华教授为首席专家的项目《全清诗歌总集文献整理与研究》荣获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19年,我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20年,我校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我校学子荣获首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自治区主席奖;2021年,我校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目前,学校正在全力打造“全清诗歌总集文献”“华人华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先进材料”“功能农业”“珍稀动植物保护”等研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