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1年分数线)

发布:2023-03-03 07:04:51 新高考网

今年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已公布:沈阳药科大学2022年在吉林。具体详见如下表格:

2022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2019~2021年分数线)

一:2022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

年份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沈阳药科大学本一A- / -488
2022沈阳药科大学(中外合作)本一A- / -488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以上就是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整理的2022年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的招生录取分数线数据,可作为2023年即将高考的考生家长们参考,做到心中有数,加紧备考,争取考上你心仪的大学!

二: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的历年录取分数线(2019-2021)

考生们可以根据往年沈阳药科大学的录取分数和最低位次进行预测和指导志愿填报,看看2023年多少分可以上!!

1、2021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1理科沈阳药科大学本一486 / 17376482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2020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0理科沈阳药科大学本一A532 / 14788517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3、2019沈阳药科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

年份科目学校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19理科沈阳药科大学本一A530 / 1738453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沈阳药科大学简介: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始建于江西瑞金,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关怀下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在两万五千里征途中历练,边走边学,边学边战,“马背上的药箱”精神与光荣传承至今,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发展培养了十多万名药学专门人才,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

学校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资格。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药剂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和中药药理学为辽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建设一流大学”,药学、中药学分别获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第三方评价2021年9月发布的数据,学校在ESI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中进入前0.25%,世界排名1828位;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领域稳定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跨入全球前1‰(万分之六),世界排名65位,国内高校排名第8位,是辽宁高校国内排名最高、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化学进入全球前0.57%,世界排名843位,国内高校排名125位;临床医学进入全球前0.919%,世界排名4692位,国内高校排名118位。2021 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药理学与毒理学世界排名第57位。根据自然指数2020年排名,学校进入全国TOP200、排名第147位。近5年入选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9人次,在“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的近40年全球药剂学文献机构中,学校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一。根据2021年10月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学校共有19人入选,其中药学领域入选13人、入选人数全国排名第二。我校主办9种学术期刊(英文刊5种,中文刊4种),期刊种类齐全,实行梯度化、集群化发展模式。其中,英文刊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JPS)是国内唯一被SCI收录的药剂学期刊,位于药学类JCR Q1区,2019年获得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资助5年),并于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文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为双核心期刊,《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为科技核心期刊。2020年,上述三本刊物同时入选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学校办刊历史悠久,成绩显著。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承“以药学研究为特色,向大健康产业全域延伸”的发展思想,建成了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药品监管服务于一体的“3+1”型药物创新体系。体系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6个,包括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涵盖了新药临床前研发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与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