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建筑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各省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发布:2025-03-10 07:15:04 新高考网

北京建筑大学2024年的高考招生工作已经结束,最新录取投档线已对外公布,那今年北京建筑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北京建筑大学官网权威发布整理的:2024年北京建筑大学在各省市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一览表,欢迎2025年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参考!

2024北京建筑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各省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北京建筑大学录取分数线:

一、北京建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本省)

北京建筑大学2024年在北京市(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544分。

二、北京建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在外省市)

1、在福建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87分。

2、在四川省(普通类本科一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39分。

3、在海南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642分。

4、在广东省(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69分。

5、在山西省(普通类本科一批B段)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20分。

三、北京建筑大学2024年录取分数线一览表(官方最新发布)

包含2024年北京建筑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包含国家专项计划、预科、国家及地方专项等。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黑龙江(本科批)物理类54421431360
安徽(本科批)物理类57740604465
山西(本科一批B段)理科52036886506
云南(本科一批预科)理科51541877505
云南(本科一批)理科51144149505
湖北(本科批)物理类58028232437
福建(本科批)物理类58721345449
贵州(本科批)物理类49157623380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0250107380
预科(物理类)51542003380
河北(本科批)物理类56045895448
内蒙古(本科一批)理科49023896471
河南(本科一批)理科56357281511
新疆(本科一批)理科423-390
新疆(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国家及地方专项(理科)393-390
海南(本科批)综合6425905483
四川(本科一批)理科53983354539
天津(本科批A段)综合59313469475
辽宁(本科批)物理类56326586368
广西(本科批)物理类54628064371
广东(本科批)物理类56947773442
甘肃(本科批C段)物理类54916114370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2822531370
北京(本科批)综合54422278434
重庆(本科批)物理类52049340427
重庆(本科提前批B段)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5730207-
宁夏(本科一批)理科45011095432
江西(本科批)物理类56926305448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5733829448
山东(普通类一段)综合54387322444
湖南(本科批)物理类56233350422
陕西(本科一批)理科53727287475
国家专项计划(理科)47859018475
江苏(本科批)物理类57157398462

附:北京建筑大学简介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拥有近千余亩美丽校园。西城校区占地167亩,大兴校区占地96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02万平方米。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与魅力。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9万册、在线阅览的电子图书190万册,大型开放的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较为齐全的高校。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1174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249人,硕士研究生3326人,博士研究生171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龙头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凸显,70%位列 B 档次。“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获批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5 个,达到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70%。11个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在全国建筑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3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5项。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连续七次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比一等奖,2个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百团行动计划’”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连续3次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连续3年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800余项、省部级奖项近800项。学校现有教职工1196人,其中专任教师782人,高级职称教师474人,教授169人,博士生导师7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项目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项目2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中科院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获得梁思成建筑奖1项、世界人居奖1项,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