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211、双一流、国家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20个学院,89个本科专业,那么合肥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车辆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联网工程。
2、安徽省级特色专业7个: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
3、学科评估(第四轮):A(管理科学与工程)、B+(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B(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B-(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C+(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C-(生物学、力学、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
4、双一流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
这些都是合肥工业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合肥工业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合肥工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全国第2名)、车辆工程(全国第3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国第6名)、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国第2名)、金融工程(全国第2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全国第3名)、电子商务(全国第4名)、资源勘查工程(全国第5名)、制药工程(全国第5名)、金属材料工程(全国第6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3 | 车辆工程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A+ | 2 |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 | 金融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3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电子商务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资源勘查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5 | 制药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6 | 金属材料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7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8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0 | 水利水电工程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建筑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1 | 自动化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2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4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5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9 | 能源化学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 | 地质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1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2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 | 农业水利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4 | 工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5 | 物流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7 | 测绘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9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3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交通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物联网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3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5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6 | 城乡规划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4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6 | 工商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工业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8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环境设计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3 | 会计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7 | 土木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48 | 机械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59 | 市场营销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9 | 应用化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69 | 通信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2 | 环境工程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86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6 | 英语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37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 | 智能车辆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0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0 | 材料物理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0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0 | 广告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6 | 信息安全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6 | 工程力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62 | 生物医学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0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1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3 | 应用物理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83 | 视觉传达设计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93 | 生物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22 | 生物技术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52 | 经济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
2.资源勘查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主要研究地质学、矿产勘查学及矿产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从勘查选区、勘查评价到矿产开发全过程的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等方面内容,常于野外作业。专业融合地质理论、勘查技术、矿业经济与环境及矿业政策法规等多种知识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以及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工学中的电气类。专业目录调整后,以前电气信息类中的部分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一专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同的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在电能的发、送、配、用四个阶段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人才。简单的来说,就是培养电气工程师的专业。如发电机的维护、变压器的安装检测、输电线路的设计、安装后的调试,这些都是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4.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技术;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电力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它的专业面广,小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大到火箭卫星的发射及监控。很多同学认为这属于制造业,实际上由于对自动控制及精度的严格要求,它归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本专业任务是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该专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机电产品等工业技术的龙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各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千人一名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成效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持续广泛追踪报道。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9项。4部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5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4万余人,有95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2个,荣获“互联网+”金奖、“挑战杯”金奖等一系列优异成绩。学校连续多年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各项榜单前列,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100中位列第8位。
相关推荐: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24高考录取分数线(2024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