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最新预测(参考第四轮):
1、B+类学科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上榜。
2、B类学科7个:“法学、新闻传播学、数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临床医学、药学”上榜。
3、B-类学科5个:“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基础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上榜。
另外包括C+类学科11个,C类学科8个,C-类学科5个,总共有43个学科上榜。详见后文郑州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整名单一览表。
新高考网从郑州大学官网得知:郑州大学是有新的专业学科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评级,另外有部分学科上调或者被下调了评级,不过评估结果一直未出炉。
若是有郑州大学学科评估第五轮结果最新消息或进展,本文会第一时间更新发布!
排名 | 院校名称 | 学科名称 | 评估结果 |
---|---|---|---|
1 | 郑州大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B+ |
2 | 郑州大学 | 考古学 | B+ |
3 | 郑州大学 | 化学 | B+ |
4 | 郑州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B+ |
5 | 郑州大学 | 水利工程 | B+ |
6 | 郑州大学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B+ |
7 | 郑州大学 | 公共管理 | B+ |
8 | 郑州大学 | 法学 | B |
9 | 郑州大学 | 新闻传播学 | B |
10 | 郑州大学 | 数学 | B |
11 | 郑州大学 | 土木工程 | B |
12 | 郑州大学 | 软件工程 | B |
13 | 郑州大学 | 临床医学 | B |
14 | 郑州大学 | 药学 | B |
15 | 郑州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 | B- |
16 | 郑州大学 | 中国史 | B- |
17 | 郑州大学 | 物理学 | B- |
18 | 郑州大学 | 基础医学 | B- |
19 | 郑州大学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B- |
20 | 郑州大学 | 应用经济学 | C+ |
21 | 郑州大学 | 体育学 | C+ |
22 | 郑州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C+ |
23 | 郑州大学 | 世界史 | C+ |
24 | 郑州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C+ |
25 | 郑州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C+ |
26 | 郑州大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C+ |
27 | 郑州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C+ |
28 | 郑州大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C+ |
29 | 郑州大学 | 护理学 | C+ |
30 | 郑州大学 | 工商管理 | C+ |
31 | 郑州大学 | 政治学 | C |
32 | 郑州大学 | 生物学 | C |
33 | 郑州大学 | 统计学 | C |
34 | 郑州大学 | 力学 | C |
35 | 郑州大学 | 机械工程 | C |
36 | 郑州大学 | 电气工程 | C |
37 | 郑州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C |
38 | 郑州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C |
39 | 郑州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C- |
40 | 郑州大学 | 建筑学 | C- |
41 | 郑州大学 | 城乡规划学 | C- |
42 | 郑州大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C- |
43 | 郑州大学 | 音乐与舞蹈学 | C- |
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郑州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考古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等学科取得了B+的成绩,用实力再次捍卫了本校王牌专业学科的地位。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是 |
是否是双一流 | 是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6年 | 博士点数量 | 30 |
硕士点数量 | 59 | 学校类型 | 综合 |
所在城市 | 河南 郑州市 | 办学层次 | 211,省重点,保研,双一流 |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校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区域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