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是一所省重点、保研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3个学院,45个本科专业,那么安徽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排名怎么样?学什么专业好?
1、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2、安徽省级特色专业7个:生物技术、口腔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麻醉学、法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3、学科评估(第四轮):B(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B-(临床医学)、C+(基础医学、护理学)、C(口腔医学)、C-(心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
这些都是安徽医科大学优势特色专业,是本校排名最好的专业,也是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安徽医科大学专业排名榜,欢迎参考!
安徽医科大学王牌专业排名(研究型):麻醉学(全国第5名)、护理学(全国第11名)、预防医学(全国第12名)、临床医学(全国第23名)、临床药学(全国第6名)、卫生检验与检疫(全国第7名)、医学影像学(全国第10名)、医学检验技术(全国第15名)、公共事业管理(全国第17名)、口腔医学(全国第17名)。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A | 5 | 麻醉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1 | 护理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12 | 预防医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A | 23 | 临床医学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B++ | 6 | 临床药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7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0 | 医学影像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5 | 医学检验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17 | 公共事业管理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17 | 口腔医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7 | 药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28 | 应用心理学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B++ | 30 | 生物技术 | 4★ | 中国高水平专业 |
A+ | 2 | 妇幼保健医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2 | 儿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3 | 精神医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1 | 康复治疗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1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38 | 中药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45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55 | 生物医学工程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4 | 生物科学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B+ | 11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 | 中国区域一流专业 |
1.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2.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3.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因此,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4.口腔医学
主要学习国内外口腔医学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涉及药物学、药物临床验证、齿科化学材料研究、生物力学、口腔解剖学、生理学、组织病理学、齿科器械评价、牙病预防及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等各个方面,对全国广大口腔基层义务工作者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5.卫生检验与检疫
此专业和国家检验检疫局挂钩,主要学习卫生检验及检疫知识,为大家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学校创立之初,胸怀仁心医民、精医报国梦想的郭琦元、张锡祺、汤蠡舟、余云岫、李祖蔚、胡定安、陈邦典、万昕等一大批医学教育家在校任教,著书立说、陶育良医、康民济世。97年以来,薪火相传的一代代安医人,始终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践行“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弘扬“厚德至善,博学济世”的校风、“崇教、乐教、善教”的教风和“求真、求精、求新”的学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五万余名的医学高等专门人才,涌现出以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朱仲丽、被称为“中国手”的于仲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秦伯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服务“两弹一星”工程的蒋本沂,临床药理学开创者徐叔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校先后获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全国首批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培训基地、1个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学校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和审核性评估,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护理学、药学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