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王牌优势专业)

更新:2024-01-05 20:08:10 新高考网

导读:东华大学是一所211,一流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3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那么东华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学什么专业好?

今天新高考网为考生家长们盘点了东华大学专业排名,这些都是东华大学最好的专业,也是优势特色专业,志愿填报热门选择的专业,就业率高,薪资待遇前景都不错!

东华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王牌优势专业)

一:东华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24年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日语、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二:东华大学专业排行榜(国家级特色专业)

注:篇幅有限,以下为部分专业介绍,更多请前往新高考网模拟志愿填报频道查询!

1.纺织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及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掌握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团队精神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纺织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程技术研发和生产组织管理以及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纺织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纺织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能够提出纺织产品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综合考虑公共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根据提出的方案进行产品、技术及工艺的设计,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出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 能够基于纺织工程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纺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能够针对复杂纺织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能够基于纺织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纺织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纺织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纺织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能够就复杂纺织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策方法用于纺织产品与工程的设计开发12)了解纺织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培养方向以学生为中心,根据纺织工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纺织工程专业强调夯实基础的同时,兼顾特色培养,学生可选择以下5个方向之一进一步学习。5个培养方向包括:(1) 纺织材料(2) 智能纺织(3) 针织服装(4) 纺织品设计与产业经济(5) 高技术纺织品主要课程纺织专业导论、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物组织结构、机织学、针织学、非织造学、纺织品整理学、工程伦理、纺织数理统计、工程设计制图、纺织经济与贸易。实践环节大学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工程训练、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微机上机、专业课实验、综合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去向政府公务员、科研工作者、产品设计研发、纺织贸易营销、生产技术管理、纺织技术咨询、继续深造、出国(境)留学等。咨询电话:021-67792665/67792102电子邮箱:texcol@dhu.edu.cn

2.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呼应人们在服饰着装方面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立足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本专业培养服务于现代服装产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服装工程设计、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服装专业导论、服装材料、女装款式设计、女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人体工程学、成衣工艺学、针织服装设计、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舒适与功能、服装商务英语等。实践环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强调通过材料性能与结构实验、款式设计实践与样板技术实习、成衣工艺实习等工程技术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学院实验中心建有“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中心”、“服装人体科学研究中心”、“服装CAD/CAM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服装缝纫工艺室、特殊缝纫工艺实验室、针织实验室、纺织品物理性能实验室、纤维与纱线性能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织物热湿性能实验室、服装生理学实验室、染织工艺室、摄影室等。同时与国内多家知名服装企业,如晨风集团、海澜集团、雅戈尔集团、上海之禾时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维格娜丝时装股份有限公司、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本科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专业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院校服装类专业之一,具有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相互渗透、服装学与其它工程学科相互交叉的办学特色,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77个同类专业中名列第一。本专业主要研究服装设计与制造、服装材料与功能、服装市场与营销的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纺织服装行业中的应用。本专业以现代服装先进制造理论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工具,面向纺织服装及相关产业领域,培养能够发现、研究、解决服装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5%以上,毕业生可在服装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国内外品牌企业、外资机构等,从事成衣款式与版型设计、服装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品牌策划与商品企划、零售管理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与管理、生产组织与工艺管理、质量控制与成品检验、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与开发等工作。专业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肯定,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咨询电话:021-62373712电子邮箱:cfd@dhu.edu.cn

3.轻化工程

轻化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是1951 年建校时设立的,是全国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一级学科历来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具有雄厚学科基础,并体现东华大学纺织特色的专业之一,也是东华大学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之一。该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建有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染整分部)3个重要科研基地;拥有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最齐全的实验仪器设备。学科总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轻化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科教学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并分别获世界纺织教育、学术界权威组织——英国纺织学会(SDC)和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AATCC)认证,毕业生具有英联邦国家执业资质。该专业拥有上海市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6本,涵盖全部专业核心课程。此外,还与美、英、德、澳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有密切的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以及合作科研关系。轻化工程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特聘教授领衔的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著名教授和富有献身精神、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科骨干。现有教职工近40名,其中正教授12名、副教授10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特聘教授1名,国家青年特聘专家2名,博士生导师11名。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科技攻关等项目150余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发明)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培养目标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提高素质,强化能力”为基本原则,体现学科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时代特征,在夯实学生化学化工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纺织染整工程领域关键性技能,注重生态纺织标准和检测等领域的交叉渗透,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纺织染整与信息、材料、管理、艺术、市场、环境等多学科高度综合发展的趋势。学生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可按双向原则选择以下2个柔性专业方向之一继续学习。色彩与功能注重培养学生以纺织化学为基础的纺织品研发能力,专业课程设置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培养化学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在深造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生态染整与检测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前提下,更注重培养学生纺织生态染整技术及其产品检测、贸易、管理等方面的拓展,同时兼顾纺织品生产链其他环节所需技能的培养,使毕业生具备从事大纺织相关行业设计、研发、管理、检测、销售等岗位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以重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为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目标,在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与相关性的同时,增加柔性专业方向课程的种类与门数。该专业除工科类公共课程外,还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纤维化学、染料化学、染整工艺原理、染整工艺设备、纺织助剂化学、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纺织品测试与质量管理等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轻化工程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工科专业。为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该专业除开设与四大化学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外,还开设专业实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综合性实验、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及大学生创新实验课程等。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以综合素质好,基础理论扎实,实验技能强,知识面广,独立工作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用人单位的尊重和欢迎。轻化工程专业近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达100%,供需比在1:7以上。毕业生分布在国家机关、跨国公司、商检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纺织印染骨干企业等。咨询电话:021-67792306电子邮箱:cceb@dhu.edu.cn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面向国家材料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化人才需求,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知识与基本技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高分子专业前沿课程等。实践环节微机上机、工程训练、基础化学实验(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设计、材料科学实验、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大型材料加工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等。专业特色专业前身为1954年著名高分子科学家钱宝钧先生和方柏容先生创建的化学纤维专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分子材料类专业之一。1994年拓宽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9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依托“材料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十大重中之重学科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东华大学-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和实践基地。所有教学和科研基地均100%对本科教学开放。1. 坚持一流教育。专业在各类排名中始终保持五星级。六十五年来培养了以程正迪、孙刚、乔光华、朱美芳、李新贵、宛新华、朱新远、彭慧胜等为代表的大批高分子领域杰出科研人才,见证了我国高分子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 坚持研教相长。专业在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功能智能纤维等领域取得的40余项重大科研成果全部进课堂、进实践,聚焦提升学生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3. 坚持产教融合。集聚恒力、恒逸、巴斯夫等行业高端企业优质资源落实学生工程能力、团队能力、发展能力等全方位综合素养的培育,面向行业发展新趋势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全面对标国际一流工程人才培养标准。4. 坚持纤维特色。专业培养了以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院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等为代表的化纤行业领袖人才,以及大批化纤企业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助力我国纤维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多维度全过程高水平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9人,多种渠道聘请60余位高层次企业人才及国内外教授为兼任教师,引育并重打造出一流教学队伍。其中朱美芳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上海“四有”好老师,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所在专业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毕业去向超过50%的毕业生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凯斯西储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本校继续深造。或进入国际知名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机构等从事产品研发或生产管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价很高,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强,“科研中基本上能独当一面”,企业满意率超过90%。咨询电话:021-67792362     电子邮箱:liuqi@dhu.edu.cn

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拥有管理理论基础,具有将信息技术知识和管理业务相融合的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熟知企业信息管理的实践与应用,能从管理角度出发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大数据在管理业务中的应用和分析,能够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和进行大数据商务分析;能胜任在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维护和研究工作,或从事企业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管理咨询、信息系统分析、审计和评价工作,以及其他需要高级信息人才的岗位。该专业的办学理念是“依托国内著名公司,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发展特色鲜明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有竞争力的学生”。主要课程管理类: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等;计算机类:计算机组成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程序设计基础(C)与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类: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级软件平台建设、运作管理、电子商务等;另外还包括了三个专业方向(ERP 模块、IT 治理模块和商务智能模块)的相关课程。实践环节该专业将在4年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安排多种类别的实践课程。除课程内部的实验环节外,还包括认识实习、社会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4个实践环节。大学一年级学生将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为期1周的认识实习,主要内容包括参观与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与优秀毕业生交流、参加专家讲座等,达到初步了解专业前景和方向的目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为期4周的社会实习,感性认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初步锻炼学生接触社会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小型数据库系统的构建,提高学生对数据库及程序设计等课程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大三第二个学期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10 周的专业实习,形式包括到专业实习基地(较著名的一些公司)直接参与项目,或结合实际多人合作完成一个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课题;大四还将进行为期16周的毕业设计环节,该环节既是对学生4年综合掌握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更高层次的一个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该环节学生将综合掌握信息管理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最佳实践方法。专业特色1.基础理论扎实。该专业对重要的基础课都精心组织教学,严格把关,合理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2.实践安排系统有效。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实践环节是形成该专业特色的重要支撑。同时,从多方反馈信息看,这些实践的安排也是非常有效的;3.教学紧跟时代前沿。通过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产业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吸取当今时代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如最近几年与IBM、微软、中国电信等多家公司进行了深入的合作;4.专业历史积淀深厚。经过十几年的积淀,该专业已经形成了积极向上、踏实、奋进、拼搏的优良传统。历届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技术能力之外,在一系列重大课外活动,包括全国(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企业经营仿真大赛、全国数据库工程师大赛、IBM全国大学生业务流程建模大赛等活动中成效显著。5.该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立项。6.该专业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毕业去向该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工作适应性强。历届毕业生主要去向:金融服务业、管理咨询业、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软件行业、互联网公司等,主要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的实施、大数据应用软件的开发、大数据分析、信息咨询、各类管理软件的开发设计、、售前的技术咨询和售后的用户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审计等。毕业生有进入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英特尔公司、IBM研究中心、通用汽车公司、百安居、宜家等国际著名企业;也有许多毕业生进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电信研究院、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各大民航公司等国内著名企业。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公务员。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录取比例逐年增加,不少毕业生进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国际一流学府攻读硕士学位。该专业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左右。该专业特别欢迎数学物理分析能力强、语文与外语基础好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咨询电话:021-62379194电子邮箱:yangdong@dhu.edu.cn

6.日语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拥有宽厚的日本语言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经济贸易知识与较高口、笔译翻译能力,能在金融、外贸企业、经济贸易、旅游、教育行业,从事翻译、经营、管理、国际文化交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日语精读、日语语法、日本近现代文学、日语口译、日本时事听解、汉日-日汉翻译、交替传译综合训练、礼仪与跨文化交际、商务日语、服饰日语、日本经济论、日本企业论(明治大学)、市场营销(明治大学)、日本金融(静冈大学)等。实践环节日语专业设有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外大学生共同研究与实践、任务型国际交流实践日语俱乐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小组等实践课程。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学院与东京农工大学、明治大学、静冈大学等友好学校联合,每年选拔、组织学生赴日短期考察,与日本大学生进行共同课题发表、开展任务型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第四学年学生可由系里推荐,在日资企业、期刊社、出版社、外语学校等各类单位实习。2010年日语系学生的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与东京农工大学、明治大学等共同申请的中外大学生共同研究及任务型国际交流活动每年获得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资助和中日双方大学的学分认定。专业特色日语专业获批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综合大学中率先获此殊荣的专业。日语系依照“语言+专业”、“语言+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开设了“日本语言文学”和“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专业方向。“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方向,注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5项技能,了解日本文化,具有较强语言交际能力和口、笔译翻译能力的日语专业人才。“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培养既擅长日语又具有国际经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该方向是高校日语专业里为数不多的、经过正式批准而设置的专业方向。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日语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课程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日语系着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名校联合开发双校园人才培养项目、开设国际课程,聘请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执鞭,邀请日本著名专家或国内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举办日语研讨会等各种研究交流活动,旨在活跃学术氛围、拓宽师生视野,努力搭建平台,使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实现高水准教学资源的共享。日语系学生在历年全国日语专业四、八级统考中,成绩突出,合格率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准。同时,在全国性的日本知识大赛、作文大赛、演讲比赛等各类赛事中年年连创佳绩。 目前,日语系与东京农工大学、名古屋大学、明治大学、杏林大学、同志社大学、京都府立大学、关西大学、早稻田大学、冲绳大学、秋田大学、金泽大学、九州大学、信州大学、等多所日本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每年选派数十名交换留学生赴各交流院校进行长期或短期留学。毕业去向日语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就业于金融、制造、外贸、服务等部门的外资企业,特别是日资企业,从事管理、企划经理、人事经理、批发/零售执行经理、进出口行政经理、商务拓展、国际销售、营销经理、营销沟通、企业沟通、产品管理、市场调研等职位的工作。此外,还可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从事行政管理、国际交流等工作,或就职于教育机构从事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工作。此外,近年考取国内外大学的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呈现增长趋势。历届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有三菱商事、三井住友银行、三菱电机、伊藤忠商事、瑞穗银行、松下电器、本田汽车、日本航空、日立等知名日资企业。此外,每年还有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咨询电话:021-67792446学院网址:http://flc.dhu.edu.cn

7.应用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新技术开 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人才。本专业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 技术,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 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为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 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掌握其他 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4.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技术管理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 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活动策划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了解应用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展状况。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经典力学(64学时)、热学(48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 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电动力学I(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I(48学时)、 量子力学I(48学时)、分析力学(32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电路80学时+ 模电60学时+数电56学时+实验48学时)、计算物理(56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光电子 学(64学时)、光电技术及其应用(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学(力学、热学,80学时)、普通物理学(电磁学,64学时)、普通物理学(光 学,56学时)、原子与原子核物理学(5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56学 时)、电动力学(56学时)、量子力学(64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 计算物理(48学时)、模拟电路(40学时)、数字与逻辑电路(4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8学 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智能仪器原理(4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36学时)、固体物理(51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模拟电路(51学 时)、半导体物理(51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51学时)、电动力学(68学时)、原子物理(51学 时)、数理方法(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应用物理方向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8.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需要,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学科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宽厚,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性染防治等工程设计及环境评价、清洁生产管理和设计、工程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 除工科类本科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外,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化工原理、环境微生物、建筑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评价学、清洁生产工艺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染控制、环境工程CAD、土壤污染修复等。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给排水课程设计、环境监测大型实验、化工课程设计、环境评价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专业特色 环境工程专业在纺织行业污染控制和资源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和回用、纺织废气的污染控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在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环境生物、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环境材料、固废资源化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是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及环保分会副主任单位。专业具有工学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授予权,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专业已经三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该专业与欧洲及北美多所大学具有联合培养协议,其中瑞典中部大学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具有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公派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瑞典中部大学项目每年可以推荐4~6名环境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公费到瑞典学习1年,修满瑞典中部大学所需学分后可获得东华大学与瑞典中部大学2个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项目每年也可选派若干名本科生赴美进行联合培养。同时,本专业还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波兰格但斯克工业大学等欧美大学签有联合培养协议。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研究所、高等学校、环境规划与设计、环境运营等单位从事环境管理、环境工程设计和工程运营、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申请和审核、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每年约有1/3左右的学生选择美国、加拿大、新加披、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或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一步深造,深造学生人数比例逐年上升。40多年来,本专业为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是纺织印染污染控制工业培养了大量人才。该专业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咨询电话:021-67792159电子邮箱:envcol@dhu.edu.cn

9.功能材料

东华大学功能材料专业是教育部支持和鼓励的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和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也是学校举全校之力重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等强势特色学科,下设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三个专业方向。该专业现有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专任教师77人,具有博士学位74人。其中,正教授31人,博导16人,35名教授有国外留学经历,校特聘教授5人,国外兼职特聘教授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东方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该专业以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招生录取时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修读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学校通过考核并结合教学资源及学生志愿情况确定学生就读专业方向(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并在功能材料某一领域具有专长、能够在本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要求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掌握工科的公共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具备实验设计、实施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3)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4)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制约因素。5)掌握某一分流方向功能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其产品的分类特征;掌握其基本加工原理和技术、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基本知识;6)掌握某一分流方向功能材料的基本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应的检测方法,熟悉产品的质量标准;熟悉产品的设计方法,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具有产品设计能力,并能对产品性能或功能进行评价。7)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基本知识,了解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经济、管理、贸易方面的相关知识。8)了解国家对相关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产品流通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10)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1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主要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线性代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高分子科学概论、功能材料导论、功能材料等。实践环节综合实践、工程制图、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训练、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咨询电话:021-67792782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方向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注重生物学、医学与纺织功能材料的交叉融合。通过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纺织医用材料、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的科学实验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贸易及组织管理能力,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生物医用纺织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功能设计及市场营销,能在医用纺织品、人工器官、生物功能材料、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教学、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工作。业务培养要求:1.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医学、生物、材料和纺织工程基础以及外语的综合能力; 2.掌握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 5.具有从事生物医用纺织品新产品开发的初步能力; 6.了解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 7.了解生物医用纺织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的发展动态;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学基础、医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人体工学、生物医用材料学、纤维加工学、纺织结构成型学、生物医用纺织品的功能设计与制备、保健卫生用纺织品、组织工程原理与方法、生物医用纺织品的评估与营销等。毕业去向政府(海关、商检)公务员、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机构、医疗器械公司、产业用纺织品(保健卫生用品)生产管理、生物医用品贸易营销、检验检疫、医院、医疗机关事业单位,也可继续深造或出国(境)留学。咨询电话:021-67792782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生物材料方向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集生物功能材料、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等学科于一体,在组织工程材料、天然生物材料、药物材料、检测与诊断材料等方面已经形成学科优势。该专业方向教师在组织工程支架、组织和器官修复与再生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药物材料、仿生生物材料、基因/药物载体及可控释放体系、临床诊断与检测材料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专业方向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和药物释放等交叉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立的,培养具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工程和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材料交叉学科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加工成型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1、掌握各种生物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并具有扎实的生物材料、医学工程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3、能在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的合成、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4、了解生物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 5、熟悉该专业必需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主要课程材料结构与性能、生物材料学概论、医学基础、生物医用器件设计、细胞培养技术与实验、分子检测及生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学影像基础、生物医学信息与生物控制等。毕业去向生物材料是一门正在高速发展的交叉学科,因此随着相关研究和技术的进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该专业方向毕业生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宽,就业去向有研究院所、设计院、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产品研发。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咨询电话:021-67792782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新能源与光电材料方向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结构分析与性能检测技能及综合训练等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光功能材料及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前沿交叉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根据能源和光电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和光电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业务培养要求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各种功能材料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材料设计、制备、性能检测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材料设计和材料研制的基本能力; 3、掌握新能源和光电材料的基本知识,熟悉常见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等的工作原理和组装过程; 4、了解新能源和光电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的相关内容及发展趋势; 5、熟悉该专业必需的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主要课程固体物理基础、电化学基础与化学电源、光催化材料与技术、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储氢材料与燃料电池、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学、高技术纤维、电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毕业去向新能源与光电材料是国际上的朝阳领域,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发光材料、电子材料、半导体加工等新能源和光电材料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另外,在读研深造、出国(境)留学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咨询电话:021-67792782电子邮箱:sunbz@dhu.edu.cn网 址:http://www.dhu.edu.cn/textile/login.asp

10.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培养目标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在能源转换与高效利用技术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教学、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并且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该专业主要涉及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人工环境、空调制冷等领域的相关科技问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该专业集合了热学、力学、材料、机械制造、环境、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学科的高新技术,是热能、力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培养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能源转换利用和环境保护、空调制冷、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研究、设计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士学位获得者应能成为该领域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人工环境及自动化等。实践环节 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专业特色 该专业培养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工学学士、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新设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毕业去向 该专业涉及能源利用与节能、空调制冷、能源环境保护、人工环境自动控制、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能源设备制造与管理等工程领域。毕业生能够在工程设计、技术研发、施工安装、运行管理、设备营销等领域从事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 咨询电话:021-67792159 电子邮箱:envcol@dhu.edu.cn

三:东华大学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经过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从建校之初的一所纺织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法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为国家、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相关推荐:

东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1(2022高考预测是多少)

东华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王牌优势专业)

东华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1-2022最新)

东华大学是985还是211【什么级别】

东华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东华大学是几本?是在哪个城市?

东华大学怎么样好不好(10条校友口碑)

东华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2-2023最新)

东华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目录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