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西理工大学软科排名多少(软科排名第几)

更新:2023-01-04 07:54:28 新高考网

江西理工大学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和世界排名分别是多少呢?

2023江西理工大学软科排名多少(软科排名第几)

大学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同的年份榜单排名不同,那么2023年江西理工大学最新软科排名第几呢?新高考网全国大学排名频道带你一起来看看软科(ARWU)提供的历年在国内国际排名数据情况:

2023江西理工大学软科排名(国内)

按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江西理工大学2022年全国排名第178位。

附:江西理工大学历年软科排名变化一览表

年份国内排名世界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2178-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普通本科
2021209-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普通本科
2020253-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普通本科
查看更多排名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江西理工大学软科排名不高,为什么这么低;也有些同学认为排名太高了,备受吐槽!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得到全部人的认可,我们在志愿填报择校时还是要多方了解,理性选择!

相关拓展:

江西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2-2023最新排名表)

2022江西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在各省录取最低分」

江西理工大学怎么样_好不好(好评_差评)

软科排名简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其排名指标体系复杂,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关指标所占权重高达44%+,科研能力相关指标所占权重约为37%+。

中国软科一直是在进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从它背后的机构就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我们看到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只不过是它全球大学排名的中国部分。

详见: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软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新高考网)

江西理工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是否是211
是否是双一流主管单位江西省
创建时间1958年博士点数量一级:2,二级:0
硕士点数量一级:22,二级:0学校类型理工类
所在城市赣州市办学层次普通本科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江西理工大学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江西理工大学属于几本?是一本还是二本)。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还有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3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学校积极服务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已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等新兴学科也日渐享誉国内。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多项,科研总经费10亿多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23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上海宝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