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要考虑的因素:1、以成绩为基础;2、院校综合情况;3、考虑兴趣爱好、专业就业、城市等因素;4、结合身体等条件;5、注意志愿之间梯度的问题。
高考之后,马上要到了填志愿的时候了!高考志愿填报是孩子人生的决胜环节,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填报志愿?一本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下面就带大家好好聊聊!
1、以成绩为基础
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去向。
2、院校综合情况
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3、考虑兴趣爱好、专业就业等因素
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4、结合身体等条件
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要求。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5、注意志愿之间梯度的问题
建议高、中、低搭配填报,较为合理,避免退档风险。
其实报志愿的背后就是选择在哪个城市,上哪个大学,学哪个专业。
先来说说城市
我总是跟家长们强调,孩子未来上大学的城市,就相当于他们的 “第二课堂”。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汇聚了数不清的优质企业资源,光是实习机会就比其他城市多出好几倍。而且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行业峰会频繁举办,孩子在那里读书,眼界和格局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极大提升。当然,二线重点城市也不容小觑,它们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超高。比如杭州、成都这些城市,发展势头迅猛,同样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发展机遇。我经常建议家长们,优先考虑那些通地铁的城市,交通便利真的太重要了,孩子能更轻松地往返于各个实习单位,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这对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再聊聊院校
院校的层次,真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上限。“双一流” 院校拥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是普通院校难以企及的。就拿保研率来说,“双一流” 院校普遍能达到 30% 左右,而普通一本院校的保研率可能连 5% 都不到。有些孩子的分数卡在比较尴尬的区间,这个时候我都会建议家长们考虑偏远地区的 211 院校。虽然这些院校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但院校的平台和层次摆在那儿,无论是孩子未来考研深造,还是毕业找工作,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很多家长后来反馈,孩子听了建议报考后,都庆幸当初做了这个明智的选择。
最后谈谈专业
文科和理科的孩子,在专业选择的逻辑上差别不小。理工科专业专业性强,我建议家长们参考学科评估 A + 名单,优先为孩子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这样孩子才能学到最前沿、最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文科专业相对来说,更看重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氛围,所以建议文科孩子优先考虑院校层次。现在有很多新专业,名字听起来特别时髦,但我一定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仔细查清楚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就业报告,千万别盲目跟风报考,避免孩子入学后才发现不适合,后悔莫及。
相关推荐:
内蒙古新高考适应性演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2025最新系统登录地址)
青海省新高考适应性演练模拟志愿填报系统(2025最新平台登录入口)
福建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四川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文科+理科人数)
黑龙江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云南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文科+理科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