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上海高考加分政策:烈士子女加20分,立功退役军人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少数民族“边疆转学”(只限上海市属高校)考生加5分。
过去一张“少数民族”或“烈士子女”证明,可能直接拉开十几分差距;如今,政策年年收紧,2025年5月上海市教委已提前预警:2026年将是上海加分项目“史上最瘦身”的一年。那么上海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本文将详细介绍2026年上海高考的最新加分政策,供大家参考。
以下是2026年上海高考的最新加分政策,具体分类如下:
1、烈士子女,加2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4、高中阶段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只限上海市属高校。
这是2026年唯一保留下来的“民族”类加分,但门槛极高:必须“高中阶段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转学到上海就读”,且学籍满三年。简单说,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享受。2025年起,市教委联合公安部门追溯户籍迁移轨迹,一旦发现“中考后才把户口迁到云南又快速转回”的投机操作,直接取消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
1、少数民族“本地生”加5分
2025年是最后一年,2026起全部取消。不少家长仍抱着“孩子身份证是维吾尔族就能加”的想法,明年将彻底落空。
2、归侨、华侨子女、台湾省籍加5分
这条曾让不少海外华人家庭心动,2026年起上海不再执行。教育部给出的理由是“促进公平,减少身份溢价”。已经拿到市侨办、台联证明的2025届考生可最后一波使用,2026届无需再准备材料。
3、奥赛、科技类竞赛加分
早在2018年全国就取消,但每年仍有培训机构打着“信息学银牌直通一本”的旗号收割家长钱包。2026年上海继续零容忍,任何竞赛奖项都不能换算成分数,只能用于高校“强基计划”的入围参考,与加分无关。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军队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军队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在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2、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公政治〔2018〕27号)有关规定执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的,按照应急管理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37号)有关规定执行。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相关推荐:
2026四川新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有哪些条件(2026最新项目表)
福建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历史+物理人数)
河南省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文科+理科人数)
四川高考人数2024年多少人(2020-2023历年文科+理科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