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学费一年多少,学费是一年制还是一学期制?学费具体包括什么,是否包含住宿费、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等,以下为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整理的百色学院2024年的学费明细:包含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等,欢迎2025届新生参考!
百色学院学费一年多少钱(明细)
百色学院学费:最低3800元/年,最高4600元/年。如: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3800元/年、汉语言文学(本科)4200元/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4600元/年、市场营销(本科)4600元/年。详见如下:
1、各专业学费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费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 | 4600元/年 |
学前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小学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英语 | 本科 | 4200元/年 |
新闻学 | 本科 | 4200元/年 |
市场营销 | 本科 | 4600元/年 |
财务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审计学 | 本科 | 4600元/年 |
农林经济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城市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电子商务 | 本科 | 4600元/年 |
旅游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酒店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地理科学 | 本科 | 4600元/年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本科 | 4600元/年 |
工程管理 | 本科 | 4600元/年 |
工程造价 | 本科 | 4600元/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 | 4600元/年 |
物理学 | 本科 | 4600元/年 |
生物技术 | 本科 | 4600元/年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 | 4600元/年 |
土木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3800元/年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本科 | 3800元/年 |
化学 | 本科 | 4600元/年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材料化学 | 本科 | 4600元/年 |
金属材料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4600元/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通信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4600元/年 |
网络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物联网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 | 4600元/年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本科 | 4600元/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本科 | 4600元/年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 | 4100元/年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 | 4200元/年 |
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泰语 | 本科 | 4200元/年 |
越南语 | 本科 | 4200元/年 |
历史学 | 本科 | 4200元/年 |
思想政治教育 | 本科 | 4200元/年 |
数据来自新高考网志愿填报平台:快志愿 |
2、住宿费标准:
百色学院住宿费收费定价由学校依据广西省教委发布的收费标准自主确定,请以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3、资助政策: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等。
百色学院简介
【发展历程】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源于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广西省立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范专科学校、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86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库”地区办学,积淀了特色鲜明的石磨文化:“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立足百色老区独有的“革命性、民族性、边疆性”优势资源,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升本以来,学校转型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探索、初成、深化、成型四个阶段,凝练了建设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百色精神铸红魂“三全育人”体系和“双元制+双园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双系驱动”育人模式,形成了“红色铸魂、学以致用”的办学特色。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学校为社会输送了16万余名具有百色精神特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研成果】秉承教学科研互动理念,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获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个,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1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广西社科普及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2005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0多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90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1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30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18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34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9项)、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优秀奖1项、教育部2012年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国家文化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1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山东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374项,其中转化17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