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理工大学招生简章: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及学费

发布:2025-03-11 23:51:28 新高考网

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高考最新招生简章暂未公布,今年在各省具体招生计划:如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和各专业学费等请参考去年的数据,待官方发布后,本文会第一时间更新!

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招生简章(计划)

华东理工大学扎根上海,面向全国,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65个专业,共计划录取3316人,学费6500-21000元每年,生源覆盖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等30个省市。

华东理工大学招生简章:各专业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及学费

一、2024华东理工大学招生计划表(在本省)

本科招生计划:

综合类:华东理工大学在上海【综合类】共计划招收536人,涉及14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试验班(计划数97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多,应用化学(计划数2人)专业招生人数最少。

具体招生计划如下,或查询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计划人数学费
上海本科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方向。含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207000
上海本科工科试验班(智慧化工方向。含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轻化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专业分流前学费标准为7000元/学年,分流后按具体专业学费标准收费)(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477000
上海本科工科试验班(能源与环境方向。含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77000
上海本科生物工程类(含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257000
上海本科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绿色与能源催化方向)、精细化工(光电信息材料方向)专业。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357700
上海本科药学(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127000
上海本科材料类(新材料实验班。含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子信息材料专业。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437700
上海本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方向)专业)(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126500
上海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与工程管理”双学士学位项目。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57700
上海本科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社会学”双学士学位项目。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47000
上海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经济”双学士学位项目。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87000
上海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精英班。不报不录。实行100%本硕贯通培养。外方学校:FGL联盟学校(法国19所专长于化学化工领域的顶尖高等工程师院校)。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学生可在学院内部转专业,转专业不受比例限制)(语种:不限)121000
上海本科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精英班。不报不录。实行100%本硕贯通培养。外方学校:FGL联盟学校(法国19所专长于化学化工领域的顶尖高等工程师院校)。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学生可在学院内部转专业,转专业不受比例限制)(语种:不限)221000
上海本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精英班。不报不录。实行100%本硕贯通培养。外方学校:FGL联盟学校(法国19所专长于化学化工领域的顶尖高等工程师院校)。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学生可在学院内部转专业,转专业不受比例限制)(语种:不限)321000
上海本科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精英班。不报不录。实行100%本硕贯通培养。外方学校:FGL联盟学校(法国19所专长于化学化工领域的顶尖高等工程师院校)。色盲、色弱、嗅觉迟钝者不取。学生可在学院内部转专业,转专业不受比例限制)(语种:不限)221000
上海本科工科试验班(智能与机器人方向。含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专业。无色盲)(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237000
上海本科机械类(机械智能化实验班。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无色盲)(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297000
上海本科电子信息类(含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专业。无色盲)(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387000
上海本科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387000
上海本科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257000
上海本科物理学类(含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无色盲)(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157000
上海本科工业设计(无色盲、色弱)(语种:不限)47000
上海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不能准确在显示器上识别红、黄、绿、蓝、紫各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数码、字母者不取)(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67000
上海不限本科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学专业)(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346500
上海不限本科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商务分析方向)、市场营销(大数据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方向)、会计学(大数据会计)、财务管理(智能财务方向)专业)(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356500
上海不限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86500
上海不限本科公共管理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语种:不限)优秀学生可申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3+1+X)256500
上海不限本科风景园林(景观建筑规划方向。无色盲、色弱)(语种:不限)67000
上海不限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外语语种为英语、日语、德语。含英语、德语、日语专业。口吃、听力障碍(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者不取)126500
上海不限本科法学(语种:不限)126500
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注:以上招生计划人数并不是实际录取人数,最终招生情况请以华东理工大学官网发布为准!

二、2024华东理工大学招生计划表(在外省)

在今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中,除了市内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还面向市外29个省市招生,其中(一段)在浙江省的招生计划人数最多,达到了292人,详见如下一览表。

招生省份科目批次学制招生计划
安徽历史本科44
物理本科166
北京综合本科27
重庆物理本科60
福建历史本科6
物理本科107
甘肃物理本科111
历史本科5
广东历史本科6
物理本科42
广西物理本科49
历史本科2
贵州物理本科73
历史本科5
海南综合本科16
河北物理本科104
历史本科24
河南理科本科117
文科本科37
黑龙江物理本科59
湖北历史本科5
物理本科100
湖南历史本科5
物理本科97
江西历史本科8
物理本科109
吉林物理本科79
江苏历史本科70
物理本科187
辽宁历史本科25
物理本科67
内蒙古理科本科32
文科本科3
宁夏理科本科22
青海理科本科11
文科本科4
山东综合一段205
山西理科本科53
文科本科4
陕西理科本科97
四川理科本科74
文科本科7
天津综合本科50
新疆理科本科66
文科本科6
云南理科本科39
文科本科2
浙江综合一段292
综合二段1
在各省专业计划详情,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注:由于篇幅有限,详细的《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以及招生简章,详见:新高考网AI高考志愿助手。

三、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3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近3000项。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入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上海市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