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4-21 12:43:54 新高考网

陕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陕西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0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工业大学;而在省外,有27所高校面向陕西省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陕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陕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陕西省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陕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陕西本省开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工业大学(615分)、长安大学(553分)、西北大学(53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615
2长安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53
3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33

2、陕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陕西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94分)、四川大学(592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91分)、北京科技大学(587分)、华东理工大学(583分)、山东大学(582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80分)、吉林大学(579分)、上海外国语大学(577分)、武汉理工大学(57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94
2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92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91
4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87
5华东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83
6山东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82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80
8吉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79
9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77
10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577
...
18江苏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486
19重庆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480
20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479
21石家庄铁道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461
22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批446
23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二批442
24天津城建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二批433
25河北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二批432
26河北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二批418
27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二批363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陕西省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陕西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励。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25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6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近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35项,银奖31项,总数稳居江苏省第一、全国高校前五。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5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16项,连续十一届捧得“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26项、银奖10项,自2014年以来,连续五届捧得“优胜杯”。在国际无人机大奖赛中,连续4次获得特等奖。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

3、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建校七十余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求实鼎新”的校训精神、“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和“追求卓越、勇于争先”的新时代北科精神新特质,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47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中国一重、中国宝武、中国矿产资源、北汽、河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学校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钢铁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