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北招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只有三峡电力职业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桂林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湖北招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文史类)的省内专科批院校只有三峡电力职业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 工程测量技术 | 专科批 | 340 |
在湖北招生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桂林理工大学(第11组)(409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84分)、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36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桂林理工大学(第11组) | 工程测量技术 | 专科批 | 409 |
2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工程测量技术 | 专科批 | 384 |
3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 工程测量技术 | 专科批 | 366 |
4 |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第02组) | 工程测量技术 | 专科批 | 345 |
1、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同时也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培训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75年的葛洲坝职工大学,至今已有49的办学历史。校园坐落于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占地面积429亩,建筑总面积17万余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以建筑、电力、交通、环保为特色,集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为一体,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平台。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10人,其中,40%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80%的专业教师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关工作经验,学校还聘请了40余位电力行业及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师教学水平精湛,学校代表中国能建集团连续参加三届中电联全国电力行业青年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揽获团体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个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
2、桂林理工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7个学科领域、5个本科专业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和环境生态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69门;1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共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8项,包括: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课程4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30项。另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1项、参与1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最近两届获奖5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参与4项);获得国家级“四新”项目5项。近年来,承担省级教育科研、教学改革项目300多项。教师主编、出版教材250多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4本,自治区级获奖教材6本,21世纪系列教材22本,其他优秀、规划教材51本。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6项。
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1998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建成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建成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同年被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入选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单位。
人才质量持续攀升。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专业人才,在西南地区煤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中,我校校友占一半以上,学校被誉为西南“煤业黄埔”。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得到全面贯彻,2020年国赛奖牌总数全国第三;2021年国赛获一等奖4项,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国赛获一等奖3项,2023年国赛获奖总数17项,重庆市排名第一,“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第四次斩获一等奖。在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师生团队斩获国奖金奖1项,刷新重庆高职院校在职教赛道创业组中最好成绩。在2023年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奖银奖1项,铜奖5项,入围项目数量全市名列前茅。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97.8%。雇主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