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云南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8所。在本省,有7所高校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云南农业大学;而在省外,有76所高校面向云南省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江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云南省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云南本省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434分)、西南林业大学(457分)、文山学院(430分)、滇西应用技术大学(429分)、曲靖师范学院(42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494 |
2 | 西南林业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班)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57 |
3 | 西南林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57 |
4 |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校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4 |
5 | 文山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30 |
6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9 |
7 | 曲靖师范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0 |
在云南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江南大学(594分)、西北大学(572分)、山西大学(550分)、宁波大学(550分)、华南农业大学(549分)、东北林业大学(546分)、青岛大学(540分)、成都大学(539分)、四川农业大学(537分)、南京工业大学(5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江南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94 |
2 | 西北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72 |
3 | 山西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0 |
4 | 宁波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50 |
5 | 华南农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49 |
6 | 东北林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46 |
7 | 青岛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40 |
8 | 成都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39 |
9 | 四川农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37 |
10 | 南京工业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一批 | 533 | ... |
67 | 西藏农牧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7 |
68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23 |
69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16 |
70 | 四川旅游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15 |
71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13 |
72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12 |
73 | 闽南科技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11 |
74 |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08 |
75 | 大连民族大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407 |
76 | 青岛工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二批 | 38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云南省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文山学院
文山学院前身是1947年2月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2022年5月,云南省教育厅与文山州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文山学院协议,学校成为全省第一家厅州共建高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霜福伟,中央电视台推评的“最美村官”潘志艳、“最美乡村教师”周凤慧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2、浙江海洋大学
学校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纸质图书20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5.26亿元。设有11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A类1个、省一流学科B类6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8个。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7356人;教职工1607人,其中专任教师12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3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6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202人。拥有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10余人,省级人才90余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近5年来,累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0余项,年到校科研经费超过1.5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重要社会力量奖52项。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养殖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有西轩渔业科技岛,拥有“浙海科1号”和“浙渔科2号”两艘科考船,其中“浙海科1号”进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序列。出版《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设有国家海洋出版社浙江分社。
3、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本科教育之扉。1986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9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成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23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战略,以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目标,科研反哺教学,不断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现有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菌物产业工程技术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中心、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教育督导智库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智库和科技创新团队,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关推荐:
河北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