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1-13 19:09:06 新高考网

广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有9所高校开设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而在省外,有6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广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东本省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文史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阳江职业技术学院(428分)、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66分)、私立华联学院(374分)、珠海艺术职业学院(342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339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428
2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405
3私立华联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74
4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66
5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42
6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39
7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32
8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26
9广东文理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295

2、广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426分)、漳州职业技术学院(406分)、武汉东湖学院(392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389分)、西安外事学院(37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426
2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406
3武汉东湖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92
4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89
5西安外事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76
6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科批301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东招生专科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院校简介

1、私立华联学院

私立华联学院·简介 私立华联学院于1990 年创立,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原广东民族学院) 等广州地区部分普通高校的一批离退休教授联合创办。1994 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全国第一批,广东第一家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同年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学院在招生资格、贫困学生助学贷款,优秀学生获国家奖学金以及学历等方面,与公办普通高等院校享有同等待遇。毕业生的学历文凭由广东省教育厅监制,统一编号,并实行电子注册。

私立华联学院坐落在广州市天河区,公交、地铁、高速全覆盖,交通十分便利。学生宿舍里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的兼职、实习、就业等均十分方便,大学三年都在广州市天河区就读。

2、武汉东湖学院

武汉东湖学院前身为创建于2000年的武汉大学东湖分校,2011年转设并更名为武汉东湖学院,由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12年成为湖北省首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2014年入选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院校,发起成立了湖北省应用型高校联盟,2018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学校建有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9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服务体系资源分站。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90余部,收录高水平论文800余篇,专有授权专利1000余项,荣获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英国物理学会中国高被引文章奖、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多项荣誉。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多份研究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西安外事学院

西安外事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立足陕西、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应用型、综合性、高水平民办大学,创办百年名校。

学校全面推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智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重构教学组织形态,创设智慧式学习环境,一体化推进成长个性化、学习共享化、管理智能化、资源数字化、校园智慧化,增强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