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计算机类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7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天津市职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计算机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东本省开设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470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438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42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类 | 专科批 | 470 |
2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计算机类 | 专科批 | 438 |
3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类 | 专科批 | 422 |
在广东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天津市职业大学(434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426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1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计算机类 | 专科批 | 434 |
2 |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计算机类 | 专科批 | 426 |
3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类 | 专科批 | 410 |
4 |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 计算机类 | 专科批 | 38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计算机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74年5月22日的原铁道部广州铁路司机学校。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广州铁路机械学校、广州铁路运输职工大学与广州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04年9月,学校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现为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铁集团)移交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
产教深度融合,服务成效明显。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背景和政府大力支持的双重优势,创建了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牵头组建了华南“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产教融合联盟,主动对接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联合培养培训本土化人才,输出轨道交通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标准;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对接产业链,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东莞地铁、佛山地铁、港铁(深圳)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率先成规模地开展“订单培养”,形成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生与岗位对接的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2、天津市职业大学
匠心独运,厚积薄发。天津职业大学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最早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全国优质高职高专院校,2019年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院校A档建设单位。学校秉承“育德育能,力实力新”的校训,坚持“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努力办好国内领先、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走向国际,打造品牌。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形成建设评价标准,分享建设经验成果,推动鲁班工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开展加拿大、南非、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多个办学机构建设,形成“1分校+1学院+2工坊+3中心”的国际化办学布局。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方式走出国门,搭建起天津职业教育和世界沟通的桥梁,共享中国职业教育模式与经验。
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起源于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迄今已有120年办学历史。学校总占地面积1850亩,在校生1.66万人,教职工120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0%。设有15个二级学院,12个专业群,65个招生专业,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7个,获评湖北省现代产业集群人才培养重点院校。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专业群为主体,以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布局,探索出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精神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是“国家优质校”、省域“双高”校立项建设单位(A类),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教育部数字校园第一批试点校、教育部“信息化标杆校”立项建设单位、全国百佳优秀继续教育培训院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牵头组建全国“武汉·中国车谷”产教联合体、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智能语言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中科院刘胜院士携手合作,共同开展工业与数字化领域的技术研究,成立刘胜院士团队工业与数字化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广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