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南高考50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文科)

更新:2025-01-25 19:06:11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05分左右(503分、504分、505分、506分、50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南文科考生50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南高考50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文科)

参考河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数线,河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21分,本二批分数线为428分。河南文科505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河南高考50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历史类50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河南科技学院(最低505分)、新乡医学院(中外课程合作)(最低504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最低503分)、河南中医药大学(单列专业)(最低503分)、河南中医药大学(单列专业)(最低503分)。

省外:天津体育学院(最低507分)、石家庄学院(最低506分)、武汉体育学院(最低505分)、福建江夏学院(最低504分)、肇庆学院(最低503分)。

二:河南历史类50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0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0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4449名到第35107名,共有65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河南历史类50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河南科技学院公办50535107本二
2新乡医学院(中外课程合作)公办50435743本二
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50336361本二
4河南中医药大学(单列专业)公办50336361本二
5河南中医药大学(单列专业)公办50336361本二

2、2025河南历史类50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河北地质大学公办50733787本二
2天津体育学院公办50733787本二
3厦门理工学院公办50634448本二
4石家庄学院公办50634448本二
5浙江传媒学院(艺术类专业)公办50535107本二
6武汉体育学院公办50535107本二
7海南师范大学公办50435743本二
8福建江夏学院公办50435743本二
9淮阴师范学院公办50336361本二
10肇庆学院公办50336361本二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0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南录取线都在505分左右(共有30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南历史类50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天津体育学院简介:

建校初期,学校汇集了一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成绩已位居国内前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三项摔跤冠军。同时,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校执教,如陈家琦、马喻、牛兴华、柴文秀、刘世藩、郑必达、姚志珍、张春霈、任福兴等。

经过64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体育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构建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办学体系,以及涵盖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开放式办学格局,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现代体育高等学府。

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

学校与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是教育部港澳台办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招生计划院校和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浙江省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平台高校。

淮阴师范学院简介: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于风景旖旎、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周恩来总理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等学府。

学校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11个,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9个;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改革的第一步。建有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2个,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项目2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等68门。立项省级以上教育教改课题项目68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3项;获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精品教材、省级重点立项建设教材等63部。学生屡次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中披金斩银。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持续保持稳定,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