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610分左右(608分、609分、610分、611分、61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山西理科考生61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山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线,山西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6分。山西理科61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山西物理类6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4所):
省外:中国政法大学(最低610分)、大连医科大学(最低609分)、广州医科大学(最低608分)、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61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山西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1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657名到第5834名,共有17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山西物理类61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中国政法大学 | 公办 | 610 | 5834 | 本一A |
2 | 上海财经大学 | 公办 | 609 | 6015 | 本一A |
3 | 山东大学 | 公办 | 609 | 6015 | 本一A |
4 | 大连医科大学 | 公办 | 609 | 6015 | 本一A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公办 | 608 | 6205 | 本一A |
6 | 广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608 | 6205 | 本一A |
7 | 厦门大学 | 公办 | 613 | 5308 | 本一A |
8 | 华南理工大学 | 公办 | 613 | 5308 | 本一A |
9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公办 | 613 | 5308 | 本一A |
10 | 大连医科大学 | 公办 | 609 | 6015 | 本一A |
以上“2025年山西高考物理类61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山西录取线都在610分左右(共有54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现有学生18442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630人,内地研究生8053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59人;专任教师1058人,其中高级职称718人,博士生导师320人、硕士生导师88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87.7%。
广州医科大学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2个校区(番禺校区和越秀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
学校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聚力打造高水平附属医院。现有15所附属医院(11所综合性医院、4所专科医院),其中全国百强医院2所、广东省高水平医院4所,床位数约2.1万张,年诊疗服务量约2100万人次。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和国家重大疫情救治中心,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附属第一医院娄底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横琴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拥有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27个,省部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14个,其中呼吸科连续十四年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胸外科、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小儿内科、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学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学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可靠顶用人才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现有学生3.31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24万余人、博士研究生34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学校另有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800余人。学校学生获评“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9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及入围奖。近年来,学生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重要奖项逾千项。其中,“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打破世界顶尖高校对该项赛事20年的垄断;学生团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学校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6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3%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毕业生以“可靠顶用”“拔尖创新”等特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毕业生去向主要为“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及国家战略重要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70%投身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近半数毕业生在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就业。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16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近万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