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辽宁高考55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2-17 13:58:29 新高考网

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550分左右(548分、549分、550分、551分、55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辽宁历史类考生55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辽宁高考55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历史类)

参考辽宁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辽宁高考分数线,辽宁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00分。辽宁历史类55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辽宁高考55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辽宁历史类55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南昌大学(最低552分)、西安财经大学(最低551分)、上海商学院(最低550分)、天津外国语大学(最低549分)、新疆大学(最低548分)。

二:辽宁历史类55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6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辽宁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5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958名到第6083名,共有12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辽宁历史类55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5525852本科
2南昌大学公办5525852本科
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办5515957本科
4西安财经大学公办5515957本科
5上海商学院公办5506083本科
6山东师范大学公办5496190本科
7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外/港澳5496190本科
8天津外国语大学公办5496190本科
9上海海洋大学公办5486283本科
10新疆大学公办5486283本科

以上“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55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辽宁录取线都在550分左右(共有7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辽宁历史类55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认真贯彻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及“一带一路”对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4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上海商学院简介:

上海商学院是一所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主体,商科特色鲜明的普通公办高等学校,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招生本科专业31个。202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旅游管理、国际商务获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着力加强特色商科专业(群)建设,先后入选教育部“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工商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5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为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等9个专业为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4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过IFT专业认证。学校与上海财经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学科特区建设,重点打造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商科学科体系。应用经济学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工商管理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培育计划。

天津外国语大学简介:

天津外国语大学(简称“天津外大” “天外”)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文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六十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在我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大师和翻译家,如钟作猷、金隄、朱万清、修刚、王铭玉、林克难等,学术薪火相传,积淀深厚。学校现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七百余人,专任教师中超过60%的教师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部分专业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教学创新团队17个。8位教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含副主任委员、分委员会主任委员)。70余人次分别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教学名师等省部级及以上各类荣誉或称号。学校5个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建有天津市外事翻译人才储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