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天津高考51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

更新:2025-03-18 10:32:27 新高考网

2025年天津高考515分左右(513分、514分、515分、516分、5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天津考生5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天津高考51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

参考天津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天津高考分数线,天津高考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75分。天津考生51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天津高考51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天津5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天津城建大学(最低516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最低516分)、天津城建大学(最低514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最低514分)、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最低514分)。

省外:云南财经大学(最低517分)、攀枝花学院(最低516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最低515分)、宜春学院(最低514分)、河北地质大学(最低513分)。

二:天津5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87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天津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15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34268到第34510名,共有24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天津5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天津城建大学公办51634267本科A
2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公办51634267本科A
3天津城建大学公办51434831本科A
4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民办51434831本科B
5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民办51434831本科B

2、2025天津5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华北理工大学公办51734001本科A
2云南财经大学公办51734001本科A
3安徽农业大学公办51634267本科A
4攀枝花学院公办51634267本科A
5河北金融学院公办51534510本科A
6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公办51534510本科A
7安徽科技学院公办51434831本科A
8宜春学院公办51434831本科A
9昆明理工大学公办51335102本科A
10河北地质大学公办51335102本科A

以上“2025年天津高考5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天津录取线都在515分左右(共有48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天津5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天津城建大学简介: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在4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华北理工大学简介: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园。

坚持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领域和内容,建设引领学术前沿的国际合作平台。学校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作建立中东欧地区第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孔子学院——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与佩奇大学共同举办“中-匈医学论坛”;与匈牙利针灸康复学会、赛格德大学、德布勒森大学共同承担中-匈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6项;获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项,国际科研合作基地3个;获教育部批准与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举办化学专业本科项目;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佐治亚瑞金斯大学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

宜春学院简介: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沪昆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办学6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抗疫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走出了一大批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走出了包括扎根教育、医疗、农业和管理等领域骨干在内的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