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630分左右(628分、629分、630分、631分、6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辽宁物理类考生63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辽宁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辽宁高考分数线,辽宁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68分。辽宁物理类63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辽宁物理类6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东北大学(最低632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最低605分)、大连海事大学(最低605分)。
省外:中南大学(最低630分)、四川大学(最低633分)、北京科技大学(最低627分)、南京邮电大学(最低626分)、湖南大学(最低625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辽宁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993名到第7171名,共有17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辽宁物理类6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东北大学 | 公办 | 632 | 6770 | 本科 |
2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公办 | 605 | 13240 | 本科 |
3 | 大连海事大学 | 公办 | 605 | 13240 | 本科 |
2、2025辽宁物理类6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公办 | 630 | 7171 | 本科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公办 | 630 | 7171 | 本科 |
3 | 中南大学 | 公办 | 630 | 7171 | 本科 |
4 | 四川大学 | 公办 | 633 | 6572 | 本科 |
5 | 中南大学 | 公办 | 630 | 7171 | 本科 |
6 | 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27 | 7763 | 本科 |
7 | 北京科技大学 | 公办 | 627 | 7763 | 本科 |
8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626 | 8002 | 本科 |
9 | 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626 | 8002 | 本科 |
10 | 湖南大学 | 公办 | 625 | 8243 | 本科 |
以上“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6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辽宁录取线都在630分左右(共有4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 ),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CASS),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致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
研究生院建成后,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学术繁荣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从研究生院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成长为我国各条战线上推动经济建设、深化理论探索、促进学术研究、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中南大学简介: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学校现有10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8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84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项,国家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学校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试点高校,是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首家培养“指技合一”现役军官硕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首批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高校,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首批获得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校,首批“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南京邮电大学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教学机构,在浦口区设有办学点,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0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6.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7.44%。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有中国两院院士(含双聘)8人,国外院士8人、IEEEFellow11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现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联、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统计学会等机构。
2024合肥大学在湖北录取位次及分数线、招生人数(2021-2023招生计划)